承接2017年底供给侧减少的利好,玻璃期货价格在2018年一季度走出罕见的暖冬行情,进入二季度期价短暂的回落后,整体展开一波震荡上行的局面。不过由于金九银十的行情被提前消耗殆尽,使得进入9月之后,玻璃价格重心开始不断下移。四季度,主力期价再次回落至1200元~1300元的低位区间。2019年来看,地产需求也将在调控政策下进一步走弱,玻璃市场多条生产线窑龄即将到期,供给端也将大概率收缩,未来玻璃供需两弱,市场波动空间仍需谨慎乐观。
2018年玻璃市场重心震荡下移
2017年底受环保趋严影响,玻璃主产区沙河地区的9条生产线因不满足排污许可被强制关停。供给端的收缩使玻璃价格大幅上扬。而沙河作为玻璃的价格基准地,对全国市场的带动作用明显,尽管其他区域的环保压力并不很大,但是在玻璃市场区域间的联动作用下,各地现货价格都异常强势。一季度由于春节因素造成下游建筑施工率下滑,上下游开工的不匹配是导致玻璃走淡的主要因素,然而,供给端减少的利好对市场的影响显然更深入,各地玻璃市场价格甚至创下了近年来的新高。不过随着春节后下游工厂返工,市场订单表现不及预期,玻璃市场开始逐步回落。在传统春节因素影响下,生产厂家积累的高库存有待消化,而面对市场高价,订单的走低打击了贸易商信心,同时也拉长了玻璃厂家的去库存周期。
随着6月份原料价格上涨,玻璃生产厂家在库存良好态势下再次涨价,加上后期行业会议的频频召开提振市场,玻璃现货各地涨价声此起彼伏。到了8月份,沙河供给侧再受环保压制,期价闻声上扬,但较去年的环保政策来说,生产厂家已有所改进,政策下的玻璃价格反映也相对温和,玻璃期价主力最高仍然未突破1500元。7~8月份下游市场的备货热情透支了今年的旺季需求。进入9月之后,玻璃现货市场非但没有表现出预期的旺季特征,生产厂家反而逐步展开降价模式。国庆假期间,随着现货厂家累库增加,价格大幅回落,玻璃市场旺季现象难见踪迹。随着房地产降温,玻璃价格重心提涨较为困难。
2018年房地产市场前高后低,对应的玻璃需求也在后半年发生转变。虽然环保政策依然严厉,但在经历2017年的集中停产后,玻璃行业加强自身的环保管理,后期环保政策再次造成供给大面积收缩的局面不再重现。不过在成本压缩背景下,玻璃生产企业利润缩水,使得在2010~2014年投产的玻璃生产线陆续开始检修,后期玻璃行业将陷入供需两弱格局。
玻璃供应整体增加
1.2018年玻璃净产能增加
2018年,平板玻璃净增加量高于前两年。从产能分布情况来看,新投产的5条生产线中2条来自于辽宁,湖南、湖北及云南各1条,华中地区产能占比明显增加,而在环保收紧压制下,近两年沙河地区受到影响最为明显。基准地沙河市场近3年来只有德金六线、七线以及金仓玻璃累计2600吨/天的玻璃生产线新建投产,新产能审批愈加严格。从2017年11月多条生产线因不满足排污许可问题被迫退出市场,到2018年8月份沙河再次要求无证企业关停、有证企业全年限产15%,沙河市场累计涉及14条生产线停产,而这些生产线累计占当地产能的26%。值得注意的是,沙河所处的是京津冀的环境敏感地带,受到较多的环保压制属于正常,但其他地区的产能燃烧天然气及重油较多,供给面并未受到太多的影响。2018年以来国内玻璃冷修10550吨/天,而复产生产线多达18条,涉及日熔化量累计有12410吨,冷修复产产能明显高于往年同期均值水平。
2.未来检修产能有望增加
受季节性以及窑炉窑龄到期影响,2018年下半年的冷修产能要多于上半年。2018年11~12月,国内冷修生产线累计达到8条。据悉,这些冷修的生产线多是在2010年左右投建的,而窑龄的最佳生产年限为5~8年。中国玻璃期货网数据显示,目前在产的生产线中,2011年(含)之后尚未检修过的生产线有48条,其中有11条是色玻,这些浮法玻璃生产线已逐步进入老年,随时面临检修的需求。一般来说除去意外因素的话,厂家会选择低需求或者低利润时期进行冷修。从近期的市场动向来看,2019年一季度或是较为集中的检修期。1~11月国内累计平板玻璃产量为79242万重量箱,已超过去年全年产量。国内累计浮法玻璃总条数为372条,其中在产237条,产能利用率只有63.7%。虽然未来环保监管预计也不会放松,但不会对玻璃原片生产构成明显影响。整体上,我们认为2018年全国浮法玻璃的在产产能已经基本到达顶峰,如果明年利润压缩,将会有更多生产线进行检修。
地产长期需求萎缩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8年1~11月,商品房销售面积14860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房地产行业基本面仍然向好,销售增速虽有下降但仍保持正增速。受到一线城市的人口流向影响,一线城市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呈现上升格局,而前期投资过热的二、三线城市销售面积累计同比数据稳中下降。总体来看,30个大中城市的商品房成交量在近三年逐步下滑。数据显示,今年70个大中城市中一、二、三线城市房价当月同比走势平稳,在国家要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政策方针下,房价增长得到了较好的遏制。
2018年1~11月,全国房屋待售面积减少至52627万平方米,同比下滑11.70%。在去化成效显著背景下,各大房企仍然加速推盘,同期房屋新开工面积188895万平方米,增长16.8%。不过在行业监管不断趋严、资金成本上升、去杠杆政策效应逐渐显现的大背景下,地产投资将面临一定压力,2019年房地产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速料难以持续高位运行,房地产市场将持续降温。随着棚改规模继续收窄和货币化安置力度下滑,棚户区改造对三四线房地产市场的提振作用将继续被削弱。房地产需求在玻璃下游中占比达到75%~80%,玻璃消耗也将逐步走弱。
玻璃库存压力犹存
从2018年库存数据来看,整体表现要偏好于2015~2017年,可见在库存管理上,企业有了很大的进步。行业会议也多以涨价为主题,去库存效果都表现得不错。从玻璃厂家周库存消化量上来看,二、三季度整体销售速度都表现良好。从沙河重点企业库存来看,2018年年初沙河玻璃库存创下近569万重量箱的年内高峰后便开启下滑模式,11月底库存最低降至280万重量箱,为年内峰值的一半。正是这波信心支撑,使得12月份行业会议涨价能够成功,12月份现货市场挺价明显。
玻璃库存最能直接反映销售状况,整体呈现负相关性。生产厂家可能会根据当前的库存状态,货车铁架的回收情况等来判断当前的销售水平,从而调整价格,因此库存走势可能略提前于价格的变动。2018年年底玻璃厂家库存为3152万重量箱,较去年同期增加63万重量箱。随着春节假期临近,下游建筑市场施工率下滑,玻璃市场库存难以有效消化。目前玻璃行业正处于累库周期中,这一状态或持续到2019年一季度末,一旦未来终端需求再度转弱,厂家库存水平也开始持续上升后,届时浮法玻璃整体库存压力会更加凸显。
未来价格不容乐观
总体来看,2018年玻璃期货市场价格呈现出先高后低的局面。在经历去年的超严厉环保政策后,不少生产线已加强了环保监督,虽然今后环保政策对于玻璃供给端只严不松,但后期的影响要弱化很多。目前沙河地区只保持存量产能,部分生产线受到政策性影响停产,而其他地区生产线仍然在不断增加,致使整体产能呈现净增长局面。
原料方面同样受到环保的政策性要求,从纯碱到燃料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致使玻璃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不过尽管如此,平板玻璃行业利润依旧可观。而后期房地产市场依然牵动市场的神经,在调控政策压制下,房地产市场呈现缓慢降温已是不可避免,作为玻璃下游的主要需求方,地产需求走低必将影响玻璃的消耗。不过2019年之后,目前在产的大量生产线面临冷修需求,如果需求走低或利润下降,供给将有所收缩。
从时间节点上来看,近两年玻璃市场在环保这一重要因素扰动下,季节性表现不明显,目前的冬季市场也并未呈现过多的忧伤,而是报团涨价,虽然效果不甚理想,但至少当前的价格支撑信心尚在。若2019年一季度没有更多生产线集中检修,我们将对一季度市场持较为悲观的态度,价格可能回落至1200元附近的价格中枢,不过价格过低刺激厂家检修,后期价格重心有望缓慢回升,但幅度不乐观,2019年价格高峰料将难以超过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