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献礼唐都长安1400年,6月13日“流光溢彩耀西东——丝绸之路玻璃器特展”在含光门遗址博物馆举行。展出汉唐时期150余件玻璃器精品,可以看出当时中西方玻璃器风格、材质迥然不同,当西方玻璃器技艺随“丝路”传入、融合从而让琉璃器在唐代发展到了顶峰时期。
本次活动由市文物局、西安城墙管理委员会主办,含光门遗址博物馆、曲江丝路遗珍博物馆承办。“琉璃器”即古代玻璃制品,材料特殊、工艺复杂,手工制作极为珍贵。仅存在于上层社会的帝王、贵族家中以及国与国的赐贡当中,是奢侈品。此次展出的150余件琉璃器精品跨逾汉唐,从和玉器媲美的祭祀礼器到装饰品,再到吸收了西方琉璃器技艺的瓶状器皿。给观众展示了一个中西方琉璃器不同又融合的过程。
展示分为两部分,东方琉璃器展区可以看到像玉环一样的琉璃器,战国时的“蜻蜓眼珠”看起来很像绿松石。曲江丝路遗珍博物馆馆长李昀杰告诉记者,东方琉璃器特色鲜明,汉代以仿玉的祭祀礼器为主,后来演变为装饰珠子等小件配饰。古人佩戴的玉牌,其中就有琉璃器的身影。另一个特点是它不透明,因为材质以铅钡为主。再看此时西方琉璃器,就类似今天常见的玻璃,有一定的透明度,就是因为它的材质以钠钙为主。古代中西方琉璃器材质和造型很不一样。
西方琉璃器沿“丝路”传入,北魏时期的玻璃器吸收了其高超的铜管吹制工艺,开始出现大一点的瓶子类器形。南北朝也为后来隋唐时期高铅玻璃奠定了发展基础,从模糊不透明到高透状态。中西方的交融在一个唐代琉璃四兽瓶上可以看到,外观看它很像一个瓷瓶。上面用中国的雕刻工艺雕出四兽,但风格和器形有很有欧洲和西亚特点。
记者获悉,汉唐时期,有大量中亚、西亚人来到在繁华的国都长安,他们带来琉璃、香料等商品进行贸易,在丝绸之路交流中,来自西方的玻璃制作工艺与东方的传统琉璃制作技艺产生了强烈文化交融与碰撞,在杂糅并蓄中产生了这些流传千年的人间绝色、丝路交流的具体证物。
本次展览从6月13日至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