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1个月的时间,洛阳玻璃的重组方案修订版出炉了。
按照其重组方案显示,洛阳玻璃此番收购的三家标的公司均为其实际控制人中国建材集团控制的下属企业,其中,合肥新能源、桐城新能源、宜兴新能源三家标的公司预估值分别为3.42亿元、2.47亿元、3.47亿元,合计9.36亿元,综合增值率约为32.90%。
据了解,这三家公司主营业务均为光伏玻璃原片及深加工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其中宜兴新能源成立于2016年10月28日,合肥新能源、桐城新能源2016年1~10月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92万元、3089万元,业绩较上年度相比增幅明显。
而此次募集的资金将投向两个项目,其中,4.5亿元用于合肥新能源全氧燃烧新型光伏盖板材料生产线二期项目。此外,1亿元将用于桐城新能源年产400万┫高透双玻组件光伏玻璃深加工项目。
对这两个项目,洛阳玻璃同样寄予了厚望。据估算,合肥新能源项目投资回收期为5.25年,预计建成后年均税后利润1.08亿元。而桐城新能源项目投资回收期4.18年,预计建成后年均税后利润2325.69万元。
洛阳玻璃之前多年以浮法玻璃为主业,2015年,通过重大资产置换,开始了从普通浮法玻璃向光电电子和信息显示超薄玻璃的业务转型。而此番洛阳玻璃通过收购三家新能源企业与两个项目的定增,宣告了其正式进军光伏玻璃的转型战略。
那么,如今的光伏玻璃市场又如何呢?按照洛阳玻璃的说法,经过2012年光伏产业低潮期,近几年全球光伏市场已经开始回暖,受益于中国、日本、美国等体量较大的光伏市场的持续升温,光伏行业整体呈持续增长的趋势。2016年,全球累计装机容量为323.6GW,其中,我国累计装机容量77.4GW,累计装机容量位列全球第一。
2016年我国光伏组件年产量已达53GW,按照每1GW装机容量与光伏玻璃需求量对应关系的行业经验值测算,2016年对应光伏玻璃需求约为3.31亿平方米。此外,根据目前光伏玻璃市场需求状况,我国光伏玻璃除供给国内光伏组件厂商外,尚有约20%的产量出口国外,2016年我国光伏玻璃的总需求量已达到约4.14亿平方米。
根据相关机构的预测,2017年全球光伏组件产量约79GW,对应光伏玻璃的需求量约为4.9亿平方米,2020年全球光伏组件产量约95GW,对应光伏玻璃的需求量约为5.9亿平方米。
市场是不小,那么行业的盈利状况如何,恐怕是不少人关注的焦点所在。
如今,不少上市公司已经发布了业绩预告,从主营光伏玻璃的几家上市公司的业绩来看,安彩高科2016年实现归属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1859.99万元;拓日新能2016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4亿元,同比增长300.71%;亚玛顿2016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37.6万元,同比下降66.37%;而中航三鑫2016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49.02万元,同比上升104.56%。
由此不难看出,尽管光伏玻璃市场向好已成为行业共识,但不能否认的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也是不争的事实。
就目前来看,尽管合肥新能源与桐城新能源主营业务的毛利率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洛阳玻璃的光伏之路是否能够达到预期,依然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