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玻网,我们将会竭尽全力为您服务!

“十三五”光伏太阳能助力经济突破万亿元

发布时间:2016-12-20 浏览量:1051 来源:网络
  近年来,太阳能开发利用规模快速扩大,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加快,成本显着降低,已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领域。国家能源局近日公布的《太阳能发展“十叁五”规划》显示,到2020年底,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1.1亿千瓦以上,其中光伏发电装机达到1.05亿千瓦以上?太阳能热发电装机达到500万千瓦。专家表示,“十三五”将是太阳能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基本任务是产业升级、降低成本、扩大应用,实现不依赖国家补贴的市场化自我持续发展。
  
光伏
 
  力推分布式光伏发电
  
  “十二五”期间,我国光伏装机实现了上百倍的增长,跃居全球第一光伏大国。但由于光伏装机量的快速攀升主要来源于西部地区的集中式地面电站建设,这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消纳难题。
  
  大力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成为“十叁五”时期的必然选择。《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成100个分布式光伏应用示范区,园区内80%的新建建筑屋顶、50%的已有建筑屋顶安装光伏发电。在具备开发条件的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大型工矿企业以及商场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统一规划并组织实施屋顶光伏工程。在太阳能资源优良、电网接入消纳条件好的农村地区和小城镇,推进居民屋顶光伏工程,形成若干光伏小镇、光伏新村。
  
  “弃光限电很大一部分塬因是东西部光伏建设不均衡。”正信光电运营总裁王传邦说,西部地区工业基础薄弱,消纳能力有限,再加上当地传统火电机组较多,电网等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就容易造成窝电现象。此次《规划》将分布式光伏列入发展重点,无疑将进一步促进分布式的发展。分布式光伏应当不仅仅局限于工商业屋顶,还可以延伸至农业光伏、家庭分布式应用等等。
  
  在拓展“光伏+”综合利用工程方面,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鼓励结合荒山荒地和沿海滩涂综合利用、?煤沉陷区等废弃土地治理、设施农业、渔业养殖等方式,因地制宜开展各类“光伏+”应用工程,促进光伏发电与其他产业有机融合,通过光伏发电为土地增值利用开拓新途径。探索各类提升农业效益的光伏农业融合发展模式,鼓励结合现代高效农业设施建设光伏电站。
  
  为保障分布式光伏健康发展,《规划》要求,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化交易,鼓励光伏发电项目靠近电力负荷建设,接入中低压配电网实现电力就近消纳。各类配电网企业应为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电网运行提供服务,优先消纳分布式光伏发电量,建设分布式发电并网运行技术支撑系统并组织分布式电力交易。
  
光伏
 
  开展多种方式光伏扶贫
  
  光伏发电具有经济收益安全稳定、节能减排效果明显、运营维护成本低廉等特点,在精准扶贫特别是在帮扶失能贫困人口上更具精准优势,近年来逐渐成为我国扶贫攻坚的重要形式之一。
  
  《规划》提出,“十叁五”时期,要开展多种方式光伏扶贫,创新光伏扶贫模式,以主要解决无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为目标,因地制宜、分期分批推动多种形式的光伏扶贫工程建设,覆盖已建档立卡280万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平均每户每年增加3000元的现金收入。
  
  早在今年10月份,国家能源局便下达了第一批总规模516万千瓦光伏扶贫项目。其中,村级光伏电站共计218万千瓦,集中式地面电站共计298万千瓦,共涉及河北、山西、辽宁、吉林、安徽、江西等14个省份约2万个贫困村。
  
  虽然光伏扶贫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实际推广中仍存在不少实际问题。王传邦告诉《经济日报》记者,首先,我国贫困农村地区电网基础设施薄弱且用电负荷相对较低。其次,农村地区缺乏项目开发专业人才,导致光伏电站建成以后出现组件或线路故障,影响发电量,造成收益损失。
  
  “国家鼓励光伏扶贫建设村级电站,但村级电站接入电网要求较低,适宜及符合要求的安装土地或屋顶也是一个问题。”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坦言,“没有质量保障的光伏扶贫项目不仅不能造福于民,还会造成事故伤害或经济损失。”
  
  光伏扶贫项目对于推进我国精准扶贫工作建设至关重要。为保赞光伏扶贫的顺利推进,《规划》要求,做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与分布式光伏扶贫工程的衔接,确保光伏扶贫项目所发电量就近接入、全部消纳。同时,确保光伏扶贫关键设备达到先进技术指标且质量可靠,鼓励成立专业化平台公司对光伏扶贫工程实行统一运营和监测,保障光伏扶贫工程长期质量可靠、性能稳定和效益持久。
  
光伏
 
  光热发电形成产业化
  
  随着首批示范项目的启动以及示范电价的出台,蓄势待发的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无疑将成为“十叁五”时期太阳能利用领域的最大亮点。《规划》明确,“十叁五”期间,太阳能热发电成本将低于0.8元/千瓦时,太阳能热发电效率实现较大提高,形成全产业链集成能力。
  
  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时期,我国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和装备实现较大突破。八达岭1兆瓦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及系统示范工程于2012年建成,首座商业化运营的1万千瓦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机组于2013年投运。我国在太阳能热发电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设备研制和工程建设运行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产业链初步形成,具备一定的产业化能力。
  
  不过,我国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化能力较弱也是不争的事实。目前,我国太阳能热发电尚未大规模应用,在设计、施工、运维等环节缺乏经验,在核心部件和装置方面自主技术能力不强,产业链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时,太阳能热发电成本相比其他可再生能源偏高,面临加快提升技术水平和降低成本的较大压力。
  
  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叁五”前半期,将积极推动150万千瓦左右的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建设,总结积累建设运行经验,完善管理办法和政策环境,验赞国产化设备及材料的可靠性?培育和增强系统集成能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形成设备制造产业链,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和产品质量提高,带动生产成本降低,初步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
  
  大规模发展太阳能利用产业,将有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转型。专家预计,“十叁五”时期,太阳能产业对我国经济产值的贡献将突破万亿元。其中,太阳能发电产业对我国经济产值的贡献将达到6000亿元,平均每年拉动经济需求1200亿元以上,同步带动电子工业、新材料、高端制造、互联网等产业发展。

注:新玻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新玻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标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新玻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新玻网或将追究责任。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新玻网编辑或补充。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