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玻网,我们将会竭尽全力为您服务!

考古学家:玻璃的缺席影响了中国的近现代科技进步

发布时间:2016-09-14 浏览量:1370 来源:新玻网
  为期两天的2016丝绸之路“昆仑?河源道”综合科考研讨会11日在乌鲁木齐闭幕。有国内知名考古专家指出,通过丝绸之路,外国已经把玻璃传入中国,我们的古人也学习和掌握了玻璃技术,但却没有发扬光大,这可能最终影响了中国整个的技术进步,因为近现代科学的重要发现80%都和玻璃有关。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齐东方在研讨会期间接受国际在线专访时表示,事实上中国至少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发明了玻璃,通过丝绸之路外国玻璃也传入中国,但是中国在学习它的过程中几起几落。一直到清代,我们虽然可以制造玻璃,但是都用在奢侈品上,而没有用在科学技术上。
  
  “当我们用玻璃做鼻烟壶,或者用它来仿制玉器、瓷器的时候,西方是用它发明了望远镜和显微镜,这两项发明极大地提高了人的认知能力,而且影响了人的观念。所以我们古代玻璃的缺席可能是近现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齐东方认为,就丝绸之路的角度来说,考古发现的结果是,外国的玻璃比中国的多,怎么来的?就是越过葱岭来的。经过了千难万险,这些玻璃来到了中国。因为我们这方面不发达,所以传入的玻璃人们都当做宝贝收藏了起来。考古多是在贵族墓葬和寺院里有发现。
  
  他说,我们自己发明的玻璃是铅钡玻璃,外国的是钠钙玻璃,中国发明的玻璃没有发展起来,早期甚至后来常使用铸造的方法,西方发明的玻璃都是吹制的。中国其实在北魏时期就掌握了吹制技术,从外国学会了,至少在隋朝时也掌握了钠钙玻璃原料技术,但都没有发展起来。
  
  “我就在想,中国的技术不缺乏,原料当然也不缺,一旦学会了没什么复杂的。很可能是中国有非常发达的陶瓷,还有漆器,一般生活中不需要玻璃。玻璃作为生活器物不如瓷器,我们中国人喝茶,都是热的,玻璃器皿容易炸裂,陶瓷就不会。所以中国社会没有这种需求,学会了也没有发展起来。”
  
  齐东方表示,丝绸之路给中国留下的最大遗憾,就是玻璃的传入未被重视,没有发展,而玻璃对促进现代科学技术起的作用特别大,镜头、灯泡、眼镜等等,玻璃的用处太多了。古人没有眼镜是什么状态?眼镜等于延长了人的智慧和生命,所以玻璃的发明特别伟大。
  
  丝绸之路的历史就是一部东西方交流史。齐东方说,我们研究丝绸之路,别人都在说中国的辉煌,在说外来文化对我们的促进,但是历史给我们留下的不光有经验和辉煌,也有教训,就是在了解和接触过程中,你没有仔细去认识它,最后导致了我们非常大的遗憾。
  
  他对国际在线记者说,所以今天我们讲“一带一路”,很重要的是要了解对方,除了了解它东西的本身,还要了解他们的观念。“在我的观念当中没有什么东方和西方,只要它是好的你就学,甚至不能因为我不需要它就不学,我们古代不就有很大的教训了么?你不学,怎么知道就没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有些弊病,太实用主义。所以要落实到“一带一路”上,就是我们现在必须也要吸取古代丝绸之路的这种教训。丝绸之路本身就是双赢的,是需要相互学习的,要在文化碰撞当中促进人类共同前进。
  
  “我不能把整个中国近现代的落后归结在玻璃上,但玻璃肯定是影响了中国近现代的科技进步,因为丝绸之路早已经把它传入中国,我们也学会了,但终究没有发展起来。”齐东方说。
  
  以“探寻丝路密码?溯源中华文明”为主题2016丝绸之路综合科考活动9月8日结束。本次科考活动旨在对昆仑以及与昆仑有密切关联的河源文化等进行更科学的梳理分析,这也是迄今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次多学科综合田野科考。

注:新玻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新玻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标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新玻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新玻网或将追究责任。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新玻网编辑或补充。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