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玻网,我们将会竭尽全力为您服务!

中国光伏产业的今天和明天

发布时间:2018-09-26 浏览量:1842 来源:中泰证券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教授沈文忠
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教授沈文忠
 
会议纪要:
 
各位朋友。我不是证券从业人员,而是专业的技术人员,因此讲的有些内容可能偏技术,我尽量往产业上来说。因为各种场合说过很多的技术内容,大家有些可能听过,我们今天说个不同的话题,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中国光伏产业的今天和明天”。光伏产业在今天非常具有特殊的意义,当前的光伏人是处于彷徨、压力的过程中,面对很多评论和对策。
 
说点开场白,我们原计划光伏在2020年才能平价上网,不需要政府的补贴,光伏从2002年发展到现在已经16年了,从长大成人角度来看,光伏要过成人礼了。经过16年发展,光伏不需要国家补贴了,况且国家也补贴不起了,到去年年底政府拖欠了光伏一千亿以上的补贴款,而且随着规模的扩大,后面的补贴额度缺口会越来越大,所以这个场景下我们国家在5月31号推出这样的政策也是可以理解的。
 
今天讲演主要有三个部分的内容。为了理解中国光伏产业或者全球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首先介绍下光伏发展的简史。重点介绍下光伏产业的现状,光伏在全球是什么地位呢?举例来说,如果全球的汽车产业,除了奔驰、宝马非常艰难地存活,而其它的汽车从事者都破产的局面,这就是中国光伏现在的局面。世界上的光伏企业中,只有几家国外企业艰难地活着。所以中国的光伏产业非常强劲,不怕任何的国际竞争,十多年来我们一直是在国际上竞争并且是大获全胜的,所以先后导致欧洲、美国、印度等国家都在双反,因为中国太强大了。尽管如此强大,原来预计还有两年才能摆脱国家的补贴负担,虽然如今提前两年,但中国的光伏产业非常有信心可以走出低谷。
 
国际光伏发展,前几年非常缓慢,光伏发电的里程碑是美国的贝尔实验室提出的晶硅太阳电池,但现在的市场最红火的、规模化效应最强的还是晶硅电池,晶硅电池在未来十年都是主流,去年的份额是95%,还有5%的市场份额主要是国际上还有两家公司做薄膜电池,美国和日本的,中国也有很多企业,所以最后会提到如何看待薄膜电池。
 
早期,1976年开始产业化晶硅电池,二十年的时间里技术进步得很慢,市场产业进步非常慢:1996年全世界的产量66.8兆瓦,到1999年两百兆瓦,规模非常小,2004年几乎刚刚达到1.2G瓦。早期的产品都是利用在空间卫星应用,另一种应用是在非常偏僻的无电地区,在没有通电的情况下解决当地用户问题,包括中国西藏、新疆、甘肃、宁夏,接受联合国的援助。
 
真正在民用上推动技术进步的是2004年德国修订的可再生能源法,明确提出了度电补贴,自此民用的政策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中国的光伏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的产量2007年已经做到世界第一,1.088GW,中国现在有100GW,2007年至2017年年底增长了100倍产能,市场是井喷式发展。业务在欧洲发展地非常好,但是欧洲后来双反,这对于中国的影响非常大,商量出的折中方案是价格承诺体系:中国企业卖到欧洲的商品价格承诺不低于某个价格,该体系到现在仍在执行。这种价格承诺体系不是市场经济行为,今年9月份到期,可能会商谈取消。事实上很多企业已经退出这个价格承诺体系。
 
中国政策的演变,早期有2009年推出的“金太阳工程”。德国是2004年度电补贴政策,是最客观的。“金太阳”安装补贴为安装时一次性补贴,而不考虑后面的发电,所以导致很多鱼龙混杂的事情。当时的补贴最高是二十块钱一瓦,甚至于有些偏远的地区给补贴额度达到70%。2009年又推出招标,十兆瓦的特许权招标,报出每度电0.69人民币,无法按照承诺的最低价中标来执行。
 
分布式这块,补贴四毛两分钱,到现在降了一毛钱。当初分布式不被看好,在西部地区一百兆瓦的电站三个月就可以干完,在东部地区一百兆瓦的分布式干几年也干不完,去年国家宣布分布式不受配额的限制,但今天新政策宣布分布式也受配额限制。国家十三五规划给出五年的规划,光伏两年规划了,这个情况下国家的补贴退坡或者严厉的政策是可以理解的。
 
2013年光伏投资的潘多拉盒子打开,那个时候我们开始快速发展,后来2015年开始,我国又推出领跑者计划。领跑者计划的初衷是希望把公司企业最好的技术、最低的成本拿出来参与竞争。领跑者计划2015年开始在大同建设一个项目,拿到一块采煤的沦陷区,在这样恶劣环境下发展光伏,且要非常低的价格。2016年有八个批获得建设,现在都在建设中,尚未并网验收。2017年又在招标十个领跑者基地,新增了技术领跑者,技术更先进,体现在组件功率更高。
 
2014年开始我国有光伏扶贫工程,这次严苛的政策,扶贫项目不受任何的影响,电价也不降。但扶贫的政策是2014年10月份开始的,地方政府出补贴一部分,基本上是35%,大型是20%,国家出补贴35%,大型的贷款是十年,小型的短一点,政府在前期补贴,希望大家一起支持贫困户每年有三千元以上的收益。这是好政策,也是好的脱贫致富的捷径。
 
但现在很多企业给出信息,其实这些贫困地区,政府很难拿出钱,希望再拿到补贴,而不是出钱投资。因此2018年4月份,国家发文宣布,严格禁止企业投资建设扶贫电站。但是可以从上市公司的公告中看到,还是有公司跟国家的政策明显相悖。现在看来扶贫电站是最好的资源,电价有保障。
 
当初的特点是两头在外,所有的材料都是在外面,但是当时也有晶硅和薄膜的争论。很多企业做薄膜的,都失败了,薄膜电池早期的争论是非常激烈的,但是十多年的发展告诉我们,薄膜电池在民营企业眼里是不行的。
 
早期还有个争论,光伏是不是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后来也不再讨论,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专门有人详细计算,能量回收期,制造电池一瓦需要多少光照条件下,多少时间能够把能量回收回来,计算的结果,五年之前的结果在西部地区大概是不到一年,东部地区是1.5年就能回收回来。整个电池的寿命是25年,现在提出30年。所以我们花1.5年的时间发电2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此高能耗的观点站不住。高污染问题,早期所有的制造环节其实都在西方,包括现在比较污染环境的硅材料,中国只有制造60%,还有40%是发达国家制造,现在也可以做到闭环地生产。如果不能做到闭环的生产,产品的竞争力就没有,因为有些化工的副材料完全是可以加工再重复利用的。
 
第二部分,给大家介绍下发展的现状。我们产业有几个环节,多晶硅的环节2016年产量19.4万吨,全球是40万吨,这是所有的环节中最小的市场份额,2017年我们生产24.2万吨,占全球的54.8%,就是全球还有45%的硅料我们国家没有生产,2017年还进口了15万吨硅料,其他国家对于我们双反,我们对于他们的硅料双反,比例比较低,主要是进口德国和韩国,这两个国家占了80%。我们现在还在新疆、云南、四川大规模地建设,去年我们缺口15万吨,今年缺口超过10万吨。10万吨的量规模非常大,占40万吨大概有25%的缺口。
 
第二个环节,硅片。硅片我们国家的市场份额非常大,2017年生产了91.7GW的硅片,占整个行业的87%,现在每个硅片的每片加工成本可以做到一块钱以下,这也是非常低的。
 
第三个环节,电池片,去年电池片占全球的69%左右的份额,我们的效率不是处于落后地位的,而是处于领先地位,电池片的效率方面很多企业都在争相报道创造世界记录,现在都是中国企业为主的,要冷静地看待,这是多种技术叠加以后的最高效率。实际上量产的单晶电池高水平大概是21.5%左右,平均水平21.3%左右,所以目标今年能做到22%,但是很多企业,包括领跑者报出来都到24%,这个数据应该是最高效率,这并不代表量产效率,但是达到22%在国际上也是非常领先的。
 
组件环节,2017年在全球占比71%左右,是连续十年全球第一,现在的组件成本是在2.3元人民币一瓦以下,我们提出的目标今年年底达到两元一瓦,这应该是可以实现的,这里面的组件中可以看到中国有很多的技术。跟自动化的技术也是密切相关的,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是现在行业中已经普及了,为了提高一档的功率,因为领跑者计划或者是有些产品的要求。在组件的环节,所有的设备都是国产设备。
 
逆变器,我国去年的逆变器市场出货量是55GW,这里面有几个代表性的公司和产品,集中式、组串式,还有带功率补偿的,提高功率稳定性的逆变器等等,储能逆变器、微逆变器等等都有很多的公司,可以起到很好的调峰调谷的作用。去年的分布式发展出现很多国内有特色的逆变器公司,今年的分布式纳入指标以后,下半年的发展对它们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好在这些企业在国外的布局也是比较多的。
 
光伏的辅料方面,光伏的辅料很多,比如说光伏玻璃VEA等等,早期的这些产品,玻璃都是要进口的,现在基本上都是国产化了,现在唯一的国产化率比较低的就是正面银浆,这几年发展很快。应用端,去年我们装了53GW,全球装了102GW,占全球50%多一点。这几年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早期都是在西部,100MW在西部建,在甘肃、宁夏可能三个月就干完了,现在明显开始往东部走,东部有个数据,去年的分布式中东部占72%,去年我们可以看到三个省,浙江、山东和河北三个省已经装了分布式每个省超过10万户,今年本来希望快速发展,但是新政策一来,会导致很多的问题,所以一刀切不设缓冲期是光伏行业不能接受的。在扶贫方面,扶贫政策中没有动的原因是领导的重视,扶贫是非常紧俏的资源。
 
这期间有个争论,这两年的争论不是晶硅和薄膜,而是单晶还是多晶。早期的单晶在市场份额占比百分之几,在国内领跑者计划支持及单晶技术快速发展,单晶到现在为止的市场份额是30%,多晶是70%。奇怪的现象在于,国内单晶产能扩张,去年下半年开始产能扩张都是单晶的,但是国外还是多晶多,国外的市场喜欢多晶而国内市场都喜欢单晶,这是非常奇怪的现象。现在是三七开,今年是不是四六开?也有可能。因为单晶效率的提升空间更大,再加上单晶是可以薄片化,所以这是进一步降低硅片成本的必由之路。
 
我们可以看到今年的墨西哥招标电价是1.77美分/每千瓦时,国内做不到,去年沙特中东的地方招标是2.4美分/每千瓦时,参与招标的都是中国企业及产品,为什么人家能做到人民币一毛几的价格,主要是限电、土地成本、融资成本,还有电力部门送出的费用等问题。我们国家光伏应用的非技术成本费用太高,如果没有非技术的成本,我想我们平价上网不要再等两年,应该早就可以实现,因为光照资源好的地方,确实一毛几分钱已经做了。
 
这里面有很多的技术发展,现在所有的多晶硅材料都利用改良西门子的方法做的,是非常成熟的,也是个不错的技术。但是有更好的技术,可以做到成本更低,如七美金每公斤,现在情况十美金左右。集成电路这一块的硅材料我们在国际上是非常落后的。组件技术的提升也很快,半片、叠瓦,双玻组件,双面电池等,现在领跑者中实现这样的电价50%以上是靠双面+跟踪,所以这两年有很多的跟踪器企业,当然还有智能组件,高耐压组件,层出不穷的。
 
第三点介绍下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趋势。第一个要说的是光伏发展潜力非常大,是朝阳性的产业,中国光伏2017年发电量占比是1.6%,未来发展到10%,巴黎协定中承诺的可再生能源15%,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光伏是大家公认的好技术。而且国际上大家认为光伏是最廉价的能源,一毛几已经应用了。日本软银2018年3月份在沙特宣布要做200GW电站,最近又有新闻宣布跟印度政府在谈,在印度做一万亿美金的电站,我们知道现在印度是非常好的市场,印度的电力非常稀缺,光照资源非常好,很多企业都到印度设厂走出去。事实上多年来,中国光伏企业一直在走出去,中大型企业对于走出去的布局、全球化是有非常有经验的。
 
第二个特点,巨无霸的光伏企业逐渐形成,中小企业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因为去年下半年开始市场非常好,产能的扩张都在进行,以前是一个GW做到世界第一,现在都是5、10GW单个企业的扩产计划,所以以后肯定是规模化,大型企业越来越强大,而中小型企业越来越困难。
 
第三个特点,产能扩张依然强劲,新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激烈。以多晶硅的例子为例,现在很多的企业扩展宣布,因为我们还有十几万吨的进口缺口。先进的技术开始加速,企业也是被逼着技术进步,包括双面电池是非常热门的,因为用同一个硅片电池两面都能发电,但是利用率是要看场景而言的。无人工厂、智能化工厂、黑灯工厂,这是已经非常普及的。当然这个智能化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只能说自动化,下一步才是信息化,然后再到智能化。
 
光伏发电的成本持续下降,这几年的下降幅度很大,有个测算,在中国没有补贴的话,内部收益率8%的情况下,到底多少钱的系统一瓦才能实现?如果是脱硫电价对比的话应该是3块钱到4块钱左右,现在的成本大概是5块钱左右,还做不到。国外的项目已经做得非常低了,所以发展的对策是海外布局,光伏这几年的起伏非常快,中国的企业已经见惯了市场起伏的变化,海外市场也是东方不亮西方亮,新兴市场层出不穷。
 
最后需要提到的是,有很多的细分技术也能催生很多上市公司,比如说去年的金刚线切割,这两年的国产正银、POE、跟踪器等。这里面的细分市场中有很多的技术在这个产业的带动下,中国企业都是能做到世界第一的。
 
最后谈谈如何看待薄膜电池,十年前就有争论薄膜,很多民营企业都参与过薄膜电池的投资,都失败了,付出了惨痛的教训。现在还有些企业投资薄膜电池,也可以看到新闻,关心资本市场的人非常熟悉。薄膜电池技术肯定是先进的技术,薄膜电池的应用差异性比晶硅电池技术好,比如可以柔性,可以一体化等等。但是还没有到时候,主要是薄膜设备的投资太高。比如有报道年产三百兆瓦,要投3亿多美元的设备,折合人民币大概每兆瓦是七百万人民币,而晶硅电池是30多万人民币,相差二十倍。薄膜电池投资额非常大,限制了它的发展。怎么样看薄膜电池?关键是设备要降下来,这样才能跟晶硅电池有竞争性。
 
新的政策下,光伏回归电力是唯一的选择,光伏产业进入全新的发展时代,将正式拉开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序幕。我们有新的机会可以倒逼分布式的市场交易,隔墙售电可以真正地实施,配电网的改革。当然我们的大型光伏企业非常有能力、有实力走出去,不完全依赖国内的市场。最痛苦的是中小型企业,要面临着调整期。总体而言对于新能源板块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注:新玻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新玻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标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新玻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新玻网或将追究责任。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新玻网编辑或补充。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