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缅甸在建筑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广泛发展,特别是仰光,玻璃的使用正在增加。使用玻璃的主要项目包括Sule‘s Centrepoint Towers Hotel、Sakura Tower和缅甸国际会议中心。越来越多即将在缅甸实施的建筑项目正紧跟使用更多玻璃的现代趋势,从而导致需求激增。
随着外国直接投资的激增,预计缅甸将看到更多的重大项目破土动工,目前(2017-2018)财政年度来自国外的投资估计超过三十五亿美元。该国建筑部门的价值已从2015年的八十二亿美元扩大到2020年的一百三十五亿美元。
规划和财政部副部长U Maung Maung Win强调,外国直接投资对缅甸的基础设施部门、经济特区和工业区至关重要,终有助于缅甸的经济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入,新的项目将开始,行业参与者必须能够跟上新的材料、技术和商业趋势。由于缅甸的建筑和建筑业(包括工业、住宅和商业项目)正在成倍增长,这为玻璃工业带来了许多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缅甸正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一。“一带一路”是中国将自身的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经验与模式优势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的一大创新,“一带一路”所蕴含的巨大机会将给玻璃产业带来无限的潜力。
据报道,今年1月,在香港上市的国内知名玻璃企业中国玻璃控股有限公司与投资管理公司弘毅投资及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专业投资平台国新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我国玻璃行业首个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基金——“一带一路玻璃产业整合基金”。该基金计划总规模3亿美元,将充分利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优势及机遇,投资于“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多个国家玻璃产业的建设和整合。
据了解,该基金的首个海外并购项目,是收购哈萨克斯坦一家正在建设中的浮法玻璃生产线的控股权。该生产线是哈萨克斯坦唯一的一条浮法玻璃生产线,日熔化量600吨,由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建,预计将于今年三季度完工点火投产,这将有利于集团“走出去”的战略布局,充分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把握潜在经济增长机遇。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最大的国家和最活跃的经济体,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市场潜力巨大。但此前哈萨克斯坦没有玻璃生产线,人均玻璃消费量仍处于较低水平,平板玻璃主要依靠国外进口。中建材将在拓展中国玻璃海外业务的同时,协助实现当地玻璃产业的本地化和国产化。另一方面,哈萨克斯坦周边三国对玻璃也存在较大的市场需求,且由于关税互免等优惠条件的存在,这条生产线也将受惠于周边国家的市场。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彭寿同时也是全国人大代表,今年“两会”带来的议案中就有关于加强对“一带一路”企业境外投资指导的建议,他在采访中提到,“一带一路”产业整合基金,有效利用了金融机构、民营企业和资本市场资金,也有效利用了境外机构资金。可以说,建材行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能做出很多贡献。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企业投资“各自为战”、“一哄而上”,部分产品结构单一且同质化严重。对于一些重大境外投资项目,企业在采用EPC开展工程服务时,资金短缺问题时有发生。再者就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发展阶段差异巨大,国情复杂多样,部分企业对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缺乏理解,社会责任意识不强,冲突和矛盾时有发生。因此,他建议加强对“一带一路”投资的政策引导。按照环境、安全、质量、科技、成本等要求,制定境外投资企业目录,实现“共商、共建、共享”。设立“一带一路”重点项目支持基金,实现金融与产业的有机结合。以及制定“一带一路”沿线投资协调管理机制,按照“服务地方、文化融合、责任担当”的原则,深耕“一带一路”根据地,传播中国声音、树立中国品牌、展示中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