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到一句特震惊的话:三星是全球最能赚钱的公司!靠显示屏和芯片这两样东西,每卖出一部GalaxyS8,三星赚202美元,每卖出一部iPhoneX,三星赚110美元。在手机芯片领域,三星是四巨头之一,在显示屏领域,三星是全球老大,在其他电子配件方面,三星也是牛逼哄哄,最赚钱的零件都让人家占了,就算躺着也能赚钱。
不过,这些都是过去式了,以后的三星将不再是最赚钱的公司,因为他所垄断的技术中国有了。
10月26日,京东方宣布成都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提前量产,不仅是中国首条全柔性AMOLED生产线,也是全球第二条量产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打破了韩国企业的垄断。成为中国第一条、世界第二条开始量产的柔性AMOLED生产线。
刷屏的国产OLED柔性屏
就是这几块屏幕,让三星开始紧张了。0。03毫米的厚度比纸还薄,弯曲折叠,无任何障碍。此前三星在手机OLED市场的占有率达到90%,是柔性OLED手机屏幕的唯一供应商。京东方的两场意味着小尺寸AMOLED面板终于打破外企垄断,对于中国在全球OLED行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也正是它,才让中国告别液晶屏依赖进口的窘境。可以说如果没有它,就没有如今小米、华为等国产手机品牌的性价比。正如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所说:京东方的使命就是要率先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和壁垒,从根本上扭转中国的“缺屏之痛”!
据了解,这条生产线应用全球最先进的蒸镀工艺,可以实现显示屏幕的弯曲和折叠,但是目前良品率只有30%,想要做到更好的盈利还需要加大技术要发提升良率。
当前,全球手机市场三星Display仍然占据了OLED屏幕99%的份额,不过国内除了京东方,和辉光电、华星光电等面板厂商也开始加紧布局OLED产线,显示行业的未来也许就在我们手中。
没有华为的工资
却有华为的苦逼
京东方是一家特别低调的公司,创业24年来,大众根本不知道,但最近却特别火。
第一个原因是研发出了柔性显示屏,打破了三星的技术垄断,股价飙涨。
第二个是因为一个段子,“茶叶老韦”因为特别看好京东,是刘强东的铁粉,于是,年初的时候买了京东方A的股票,没想到涨了1倍,大赚了一笔。
估计很多人跟茶叶老韦一样,以为京东方就是京东,实际上这两个公司八竿子打不着,一个是电商,一个是半导体制造业。
京东方目前是中国最大的半导体研发和制造公司,在全球也是排名前三的大公司,别看这个公司现在特别牛逼,但员工特别苦逼。
有人说:“故人昔辞京东方,努力考研追梦想。招聘会上找工作,尼玛还是京东方。”
有人说:“进了京东方,忽然一股苦逼感直上心头。”
还有人说:“没有华为的工资,却有华为的苦逼!”
华为的工资在同行业来说很高,2016年华为明码标价:毕业生17—35万,研究博士生36—100万,待满三年年终奖起码是15万起。
但是,华为人也很苦逼,一年365天,要么加班,不能按时下班回家,要么出差,根本回不了家。
京东方人的苦逼也是一样,企业明明是国企出身,却是日韩工厂化军事管理。
搞研发的岗位基本是上6休1,给平常公司早就受不了,但他们不仅上6天班,每天还会加4小时班,而且没有加班费。几乎大家都形成了上12个小时班的意识,有时候加两个小时班都觉得不好意思。
大专以下学历更苦逼,只能进车间了,两班倒,每班12个小时。有人就吐槽,白天睡不着,晚上要上班,女生内分泌都乱了。
华为苦逼有高工资,但是京东方没有,大专以下学历每个月也就3000块多一点,搞研发的工资高点,产品工程岗月薪大概是14K左右,研发中心月薪大概是10K左右。
虽然京东方的福利待遇不错,但加班让员工苦逼不已,京东方能攻克柔性显示技术,员工的苦逼居功至伟!
被人骂了24年
泡在浴缸里缓解压力
1992年王东升接手京东方的时候,面对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事实上,王东升当时并不想接手。
那时京东方还叫北京电子管厂,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由苏联援建的一个重点项目,一度是中国最大最强的电子元器件厂,被誉为“中国电子器件工业的摇篮”。
20世纪80年代,由于电子管技术被半导体技术取代、产品与市场脱节、体制僵化等内忧外患,北京电子管厂已经连续亏损7年,濒临破产,企业老员工因不能按时拿到工资以至于要到菜市场捡白菜帮子谋生。
彼时的的王东升年仅35岁,已经成为业内首屈一指的人才,无数公司拿着丰厚的薪资企图挖走他都未能成功。
其实王东升也是普通人,他很清楚电子管厂不具备竞争力的现状,面对高薪的诱惑也有所动摇。
但在抉择关键时刻,一名老员工对王东升说:“为了我们的老师傅们不再去捡白菜帮子,你不能走,带着我们一起干。”
王东升听后“脑子一热”,就这么毅然接下了年亏损数千万元、频临倒闭的北京电子管厂,担任该厂厂长。
上任后,王东升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带着2600多名员工凑齐的650万,满腔热血地开始了股份制改造,开始二次创业。
当时啥先进技术都没有,为了快速引进技术,与日本松下合资成立了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生产彩色显像管。结果干了好几年,王东升发现,人家怎么都不给核心技术。
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产品更新换代也快,没有核心技术,要么像之前差点倒闭,要么像现在给别人代工。
王东升觉得,做企业要有技术替代危机和人才替代危机,毕竟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是开发技术的前提。
当时日本、韩国和台湾在液晶面板方面形成了产业,在国际上几乎已经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势,三家合起伙来欺负中国,拒绝中国技术引进。
液晶显示技术不仅企业需要,国家更需要,1998年京东方决定,未来研发液晶显示技术。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就跟造第一台电脑一样,全靠自己摸索,摸索了好几年,也没啥突破性进展。
王东升压力大啊,经常睡不着觉,上面国家问进展如何了,外面被同行说,京东方只会烧钱。
最后实在没办法,企业准备收购韩国现代公司液晶业务,能不能收购?收购后能不能出业绩?王东升太紧张了,在浴缸泡了好几个小时,还是不能缓解,大晚上给政府、客户、律师、会计师、银行等十几个领导和朋友打电话问意见。
当时北京市的一位领导说:“企业要走出去,平板显示,中国需要。”王东升紧张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后来当时国家发改委的一位副主任又说:“这个项目你们做成了,国家要记你们一功,如果失败了,我还要支持你。”有了这句话,王东升终于可以大胆的去干了。
死磕技术、拼命烧钱
苦逼的企业终于走向成功
14年前发生的一件事,王东升依然记忆犹新,那个时候,京东方刚刚收购韩国现代的液晶面板业务,公司派了300多名工程师满心欢喜地前往韩国学习观摩液晶显示的核心技术。
“这条生产线学会了也没用,新技术还是比不过我们。”外国同行直言道。
这句话像一枚烙铁,把一个想法深深地烙印在了王东升的心中:如果没有自己的人才储备和技术优势,就永远只能做业界的追随者。
作为中国半导体的先行者,京东方完全是不计投入的,在内部来说,自己是死磕技术,在外部看来,那就是拼命烧钱。
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从2006年来,京东方以定向增发的方式融资705亿,政府补助61亿。
总额近800亿的投入,还是连年亏损,靠政府的补贴才能止亏,外界的声音也是越来越大,清一色的嘲笑声:烧钱机器、铁公鸡一毛不发、只进不出等等。
但是,就算人民群众把尿撒到你头上,你也得拼命研究,在外界的压力下,京东方只能死磕技术。
2003年到2005年,京东方在北京招了3000名大学生,都是做技术出身,大都来自985、211大学。现在,这些大学生已经成为京东方最有活力的部分。
王东升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令人咋舌,即使是在最困难的岁月,王东升也会坚持拿出十几个亿来支持创新、研发。
王东升说:“企业在最困难的时候,还要大量研发投入,有的年头研发经费比例占到13%至15%。人家说我们疯了,可是我们当时想,不创新投入,我们才更是疯了。生产线缺乏主心骨,就变成废铁了。竞争就是要给自己设立一个也许在别人看来根本不可能达到的目标,你才有动力化不可能为可能。”
这个过程中王东升总结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行业“生存定律”:“若保持价格不变,显示产品性能每36个月必须提升一倍以上,且这一周期正不断缩短。”这一定律已得到业界公认。
也正是在“生存定律”的指导下,京东方全球首发产品覆盖率达39%,各类高端显示新品迭出:推出全球领先的10K、8K等超高清产品,多次斩获SID“Best in Show”奖、“IFA 产品技术创新大奖”等国际荣誉;全球最大尺寸65英寸4K OGS超高清触控显示屏;全球首款且唯一一款为色觉缺陷人群设计的27英寸色觉矫正屏;全球首款最小弯曲半径仅10mm 、集柔性和透明显示于一身的9。55英寸柔性透明AMOLED显示屏;手机屏产品中全球像素密度最高达941PPI 的4。7英寸4K超高清LTPS显示屏,像素密度高达806PPI的5。5英寸4K超高清LTPS显示屏等多款亮点产品,均受到市场广泛关注与好评。
截止去年,京东方拥有接近13000人的研发团队,申请专利已经是家常便饭。在与欧美有名望的机构合作的时候,拿出的研究成果也能渐渐得到对手的尊重和认可。
在今年9月,又研发出了柔性显示屏,打破韩企的垄断,将台企挤向三流小厂。
京东方的苦逼日子终于走到了尽头!
京东方也从平板显示领域的进入者、追赶者,变成了挑战者。
突然想到一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