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中下旬,沙河地区也刮起了一轮环保风。但与周边黑色系去产能不同的是,玻璃环保冲击缩小的是需求而非供应。全国玻璃原片中,大概仅有30%直接使用,70%通过深加工后流入终端。沙河深加工的比例约60%。这轮环保检查主要集中下游深加工企业,持续其约一个月。实际执行情况来看,仅有部分执行,偷产现象依然存在。而上游由于环保基本达标,目前暂未看到有停产限产消息。
节前由于纯碱价格暴涨,在现货打至厂商成本线后,上游厂商挺价意愿极强。但随着春节以来纯碱价格的持续暴跌,成本刚性支撑已然松动。春节后至今,沙河地区纯碱报价累计下跌300元/吨,折合成本约100元/吨。按照当前的成本测算,沙河当地现货盈利在每吨100元以上。
深加工限产使得玻璃原本需求平淡的玻璃压力重重。截止2月底,全国玻璃厂商库存环比增加8%至3423万重量箱,而去年同期这一增速不到5%。库存压力下,现货仍有降价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