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晶玻璃有限公司产品
河北沙河汇晶玻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军的父亲2003年开始做玻璃原片生意,2013年计划在已有5条格法玻璃生产线的基础上,继续扩大产能,再建1条生产线。对于父亲扩大产能的计划,刘军持反对意见,有过一次激烈的争执。“当时父亲觉得建玻璃厂,轻车熟路,以前的经验简单复制即可,但此时国内玻璃产能已经过剩,我觉得如果还靠拼价格、拼数量只能是死路一条。”刘军说。
在刘军的家乡河北省邢台沙河市,玻璃产业一直是当地的支柱产业。沙河市素有“中国玻璃城”之称,其玻璃产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历经30多年发展,目前年产平板玻璃1.6亿重量箱,约占全国总量的20%。
汇晶玻璃有限公司生产线
分歧以刘军的“胜利”而告终。2013年,汇晶选择了之前没有尝试过的路子,一是发展玻璃深加工,消化玻璃原片,做节能门窗项目;二是回收废旧泡沫,通过热转印和挤塑技术等制成工艺品,如相框、镜框、钟表箱等。当时刘军转型的选择在不少玻璃企业老板眼里还是“瞎折腾”。但转眼一年间,不少沙河玻璃企业就感到了一阵“寒冬”的袭来,平板玻璃供不应求的红火局面没有了,不仅销路不好,而且价格大幅下降。
对玻璃行业研究多年的沙河经济开发区玻璃产业运营中心副主任吴自鸿介绍说,2010年以后,受房地产市场低迷等一系列因素影响,建筑所用玻璃产能过剩,但高科技含量的玻璃短缺,部分品种还需进口。
此时,沙河市政府更面临着巨大的环保压力。2014年7月之前,邢台市空气质量曾在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持续排名倒数第一。空气质量排名长期靠后,对邢台下辖的高耗能、重污染玻璃产业集中地沙河市来说,环保形势就更加严峻。对于沙河市来说,即使所有企业都达标排放,但因玻璃企业过度集中,区域排放量还是有可能会超过环境容量。基于此,沙河市选择了把治污作为玻璃企业生产经营的前置条件,用环境标准倒逼传统行业转型。沙河市环保局局长曾社斌介绍说,“这么做就是为了使企业真正认识到治污要动真格,对预期不能完成环保设备的玻璃生产线采取炉窑熄火措施,企业要么达标排放,要么停产治理,没有其他选项。”
“熄一次火重新点的成本差不多七千多万,因此即便增加几千万元的脱硫脱硝除尘设备,也没有谁愿意因小失大。”沙河市沙玻集团董事长张生运说。
玻璃生产企业车间
在环保的高压措施下,“十二五”期间,沙河市先后淘汰57家玻璃企业、66条玻璃生产线,淘汰产能4875.5万箱,占河北省淘汰落后玻璃产能任务的162.5%。2016年,沙河淘汰了所有格法玻璃生产线,淘汰平板玻璃产能2179万重量箱,最大限度地改善了供需矛盾。
据沙河市政府部门统计,沙河市玻璃企业已累计投资15.6亿元,在产玻璃企业52条生产线全部建成脱硫、脱硝、除尘等治污设施。沙河一些玻璃生产商表示,实行严格的环保政策,短期来看,企业生产成本会上升,但不少企业因此也改变了生产工艺、延伸了产业链,使普通玻璃向高附加值、低耗能的深加工产品转变,实现了工艺技术的革新,从这点来看,算得上是“因祸得福”。
刘军的汇晶玻璃在沙河是较早尝到转型甜头的企业。2016年,汇晶把相框、镜框等产品卖到了美国,实现了给沃尔玛、家得宝等国际大公司供货。刘军告诉记者,“现在框业这个项目发展不错,2016年实现给沃尔玛等供货300多万美元,2017年开年就签了2000万美元的订单。”
玻璃生产企业自动化生产线
沙河市发展和改革局提供了一组数据:“十一五”末,沙河市玻璃行业深加工率为13.6%,如今深加工率已达45%。产品附加值从每平方米10余元提高到几十元、几百元甚至几千元不等。为加快创新,沙河市与武汉理工大学还联合成立了河北省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研究院开发艺术玻璃新工艺、新产品,之后在沙河的众多玻璃企业实现孵化。得益于一系列的鼓励政策,近年来,沙河市成功转型的玻璃企业越来越多。统计显示,目前沙河市发展玻璃深加工企业600多家,年消化玻璃原片6400万重量箱以上,可生产钢化玻璃、工艺美术装潢玻璃等1000余种玻璃深加工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