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祁县玻璃器皿集团(简称祁玻集团)在太原正式挂牌成立。此举是祁县推动工业提质升级,全面振兴实体经济的一项重大举措,标志着祁县玻璃器皿这一传统产业向集群化、专业化、品牌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在当天的成立仪式上,祁县县委书记吴文胜说,祁县县委、县政府对玻璃产业发展高度重视、精心培育、积极扶持,特别是近年来,坚持“面向世界,打响品牌,人机并举,做大做强”的发展思路,制定出台《振兴玻璃器皿产业实施意见》,推进实施“技术升级、产品开发、品牌培育、市网营销、集团组建、产学研融合、企业上市、商贸城建设、工业旅游、人才培育”十大创新发展工程,紧抓入选G20杭州峰会指定用品契机,引入现代营销模式,全面推进玻璃器皿产业振兴“双十二”项目,用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动玻璃器皿产业提档升级、再上新台阶。他希望今后大家能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祁县、祁县玻璃产业的发展。
玻璃器皿是祁县独具特色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县域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祁县是我国最大的人工吹制玻璃器皿生产出口基地,2012年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玻璃器皿之都”称号。其玻璃器皿生产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清时代,祁县民间就有生产玻璃日用品的小作坊。解放初以生产马灯罩、桅灯罩为主。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生产玻璃器皿,同年首次打入国际市场。进入90年代后,祁县玻璃器皿开始步入稳步发展时期,通过政府与民众共同努力,玻璃器皿企业1998年达到41户。亚洲金融危机后,世界人工吹制玻璃器皿生产中心开始由欧洲向中国等亚洲国家转移,祁县玻璃器皿产业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到2008年,10年间企业由41户迅速增至160户,产值由1.5亿元发展到14亿元,占该县工业生产总产值的30.4%,自营出口额保持年均30%左右的高增长率。2008年金融危机后开始整合壮大,祁县逐步成为了在国内具有主导地位、在国际市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玻璃器皿产业集聚区。
近年来,祁县大力扶持这一地方特色产业,成立有玻璃器皿产业发展中心,专门负责扶持产业集群发展,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技术创新、人才培育、市场开拓等方面扶持企业发展。建设有国家玻璃器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可对玻璃器皿、玻璃酒瓶、保温瓶、玻璃医用容器等产品进行165项化学测试和物理检验。正在建设玻璃艺术学校和5万平方米的玻璃器皿商贸城,预计2018年将投入使用。
经过几轮整合,目前,该县共有玻璃器皿生产企业38家,从业人员近2万人,日化料能力600吨,产品有十大类、6000个品种,畅销全球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实现产值23亿元、年自营出口额3100万美元。总体来看,玻璃器皿产业是祁县独具特色的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是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特色加工业。但随着劳动成本比较优势弱化,行业发展必须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由成本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在此大背景下,祁玻集团应运而生。
日前成立的祁玻集团,是一个以山西大华玻璃实业有限公司为母公司,生产协作企业联合组建的经济组织,它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核心,整合祁县多家玻璃器皿相关企业,通过集团与政府的共同探索与发展,对内,实现集团内部团结共赢;对外,打响中国玻璃器皿之都品牌。集团将充分发挥集团成员的优势,实现营销结合、生产协作、信息共享、技术共用,通过联合促进成员企业优化资产配置,增强营销能力和盈利水平,使祁县玻璃器皿集群产生更强的规模效应、品牌效应和集聚效应。同时,集团还将在出口贸易、国内市场、电商平台三大方面筹集人才和资源,自行设计研发,汇集各企业拳头产品,实现祁县玻璃器皿行业由松散型合作逐步走向品牌化整合壮大的道路。
位于省城太原的祁玻集团营销总部,将集中50余名国际贸易、国内营销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建起一支专业营销团队,不断开拓市场。在国际市场,营销团队将致力于与知名的宜家IKEA、塔盖特TARGET、梅西百货Macy's、耐克斯特、家乐福、玛莎、沃尔玛等采购商长期合作关系;国内市场,将致力于开拓酒店用品、商超百货、礼品赠品、家居用品专业市场,使一批企业逐步由以出口为主转向国内与国际市场并重。
祁玻集团的目标是,力争5年内打造在国际市场具有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品牌5枚,国内知名品牌10枚,集团产值突破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