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玻网,我们将会竭尽全力为您服务!

玻璃产业2017年利润将低于2016年

发布时间:2017-02-09 浏览量:1252 来源:中金在线
玻璃原片
 
  春节一过,2017年已迎来第二个月份,从目前看玻璃供给将会继续扩张,今年的价格走势仍然遵循季节性规律,淡季弱势,旺季强势。最为确定的是利润会被压缩并低于2016年。
 
  1、2016年玻璃期现走势回顾
 
  2016年玻璃期货大幅上涨。自年初FG1605合约最低位760元/吨涨到年底FG1701合约最高达1340元/吨,全年涨幅达到580元/吨,涨幅76.3%。回望玻璃期货近1年的涨势,总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当时的主力合约FG1605从年830左右逐步上涨至3月初最高的1020元/吨。第二个阶段是5月底以后FG1609合约自930元/吨最终在交割月一度涨至1358元/吨。第三个阶段是10月中旬开始FG1701合约自1050元/吨左右涨至1340元/吨。
 
  2016年玻璃现货在年初表现比较平淡,大多数玻璃厂价格走势平稳,由于年初是玻璃市场需求淡季,部分玻璃厂价格小幅回落。沙河市场以沙河安全为例,自1月初1100左右开始逐步下滑至3月初960元/吨左右,在3月中旬开始逐步上涨。此后沙河地区一直延续稳定上涨,在7月底迎来爆发性上涨,到9月初沙河价格基本稳定,9月-12月沙河价格持稳或小幅上涨。全国其他地区价格节奏与沙河价格基本相同,值得注意的是华南在今年旺季的时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最终在9月初华南地区玻璃价格涨至1840元/吨,为2011年5月以来的最高价,从产业链扩张的角度看,华南的价格未来扩张幅度有限。
 
  在玻璃产能及利用率和库存方面,2016年玻璃实际产能小幅增加,产能利用率小幅提升,库存同比小幅下降。2015年下半年以来的市持复和转好,造成生产企业复产积极性增加。由于目前在建新生产线数量并不多,产能增加的因素主要来自冷修生产线复产。截止到12月2日,全国共有浮法玻璃生产线353条,年产能达到12.69亿重箱。其中在产生产线238条,在产产能9.38亿重箱,产能利用率为73.45%,同比去年上涨3.27%。剔除停产、搬迁以及近几年无法恢复的僵尸企业后,目前全国共有浮法玻璃生产线273条,总产能约为10.50亿重箱,调整后的产能利用率为88.70%,同比增加3.93%。
 
房地产
 
  2、2017年房地产仍坚挺
 
  人民币贬值、市场利率重心上移将会是长期趋势的主基调,这也就决定了2017年将会是一个通胀格局。在通胀格局下,房地产不会有太大压力,甚至不排除部分时段、部分区域表现强势的可能。
 
  2.1、货币贬值下的产业链价格扩张模式
 
  人民币贬值以及全球市场利率抬升将是中长期的大势所趋。这个基本格局决定了2017年的通胀趋势。这也逆转了2011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利率下跌或者维持低位的格局。自2011年以来大宗商品一路下滑,本质上是利率下滑导致全社会融资成本的下降,这造成全球制造业在融资成本这一块持续下降,也就为上游资源品价格下跌让利留下了空间,而上游资源的下跌以及融资成本的下跌,又造成下游中间品和制成品的融资成本和生产成本的下降。形成一种产业链价格压缩的格局。人民币在2011-2015年8月的升值趋势,又进一步形成外汇套利资本融资成本下降的趋势和以人民币计价进口商品对美元计价的优势。
 
  自2015年8月以后人民币开始贬值,2015年12月美联储开始加息。完全逆转了过去几年商品价格下跌产业链价格压缩的模式。2017年面对的是人民币贬值带来的外汇套利资本成本的上涨以及人民币计价的资源品价格相对美元计价商品的价格抬升。这样仅以汇率端来看,融资成本和进口成本的抬升就扩张了整个商品产业链。
 
  在市场利率方面,美联储加息和全球央行一致收紧流动性已经让过去几年的债券牛市结束。未来大概率是利率逐步抬升的过程。利率的上涨提高了产业链每一个环节的融资成本,自上游资源品开始逐步向下传导这种成本的上涨。下游的制成品则需要同时承担融资成本的上涨和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并向下游继续传导自身成本的上涨,整个过程就是一个产业链不断扩张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结束应该是终端产业无法承担成本的上涨而破产,通常这种模式会以债务危机的形式出现。
 
  表面看利率上涨压制市场需求,接下来应该是需求下滑,价格下跌。但是这种利率上涨对产业链的传导应该有一个过程,利率上涨本质上是加大的全社会的融资成本,首先应该经历的是成本向下转移,从原材料一直传导到终端成品。这个传导过程表现为价格的上涨,俗称通货膨胀。2017年的通胀格局,房地产仍将会坚挺。
 
  2.2、房地产仍将坚挺
 
  2017年的房地产仍将坚挺。房地产的上涨本质是为了吸收超发的货币,超发货币则是为了维持庞大的社会债务。地产调控政策则是为了固化这些进入房地产的货币,也就是资金进入房地产容易,在汇率压力较大时,通过压制房地产成交来限制资金从房地产市场流出。因此政策只能压制成交量,并不能真正打压地产,只有猛烈的通货膨胀导致央行持续加息形成债务危机才会导致房地产的衰弱。
 
  2016年房地产大幅上涨,尤其是在一线和二线城市。成交放大、库存大幅下降。2016年1-10月,全国房地产年度销售面积累计120338.28万方,累计增速26.8%,年度销售金额累计91482.12亿元,累计增速41.2%,销售明显好于预期,且超过2013年的历史峰值81428亿元,成交面积今年创历史新高的概率也很大。
 
  除了土地购置面积,2016年房地产市场其他方面表现非常亮眼。2016年1-10月全年购置土地面积累计16872.73万方,同比下降5.5%,全国房地产投资完成额累计83974.61亿元,同比上涨6.6%。2016年前10个月,全年房地产开工面积、竣工面积都大幅上涨。全国新开工面积累计137375.4万方,同比上涨8.1%,全国房屋竣工面积累计65211.16万方,同比上涨6.6%。
 
  从2016年房地产市场去出库存的情况来看,虽然国内出台了大量房地产调控政策,实际上这样的库存根本就经不住市场的冲击。通常来说一个城市的一手房库存去化周期低于9个月,那么这个城市的房地产是毫无压力的,如果在6个月附近徘徊房地产市场已经是蠢蠢欲动,如果低于4个月基本上这个城市的房子要靠抢。当前的情况是一线城市除了深圳去化时间相对较长,其他主要城市的房地产库存都处于非常紧张的情况。对于2017年一二线城市的成交仍可能会被压制,但价格可能仍将坚挺。三四线不排除有继续炒作的可能。
 
  需要指出的是通胀引发的房地产强势并不可持续,因为中国市场存在巨量债务如果引发被迫持续加息那么后果将是灾难性的,也就是说当中国通胀到顶,当中国市场利率到顶,在有人民币贬值趋势的情况下,货币既对内贬值又对外贬值的格局是灾难性的,虽然一边看好通胀、同时需要一边警惕这种通胀的随时结束。
 
纯碱
 
  3、玻璃成本持续上涨
 
  2016年玻璃成本大幅上涨,主要受动力煤上涨和纯碱上涨主导。2017年这种支撑推动因素仍将继续存在。纯碱价格方面华北地区重碱价格低端出厂价从年初较低的1400元/吨涨至11月底到厂1900元/吨,涨幅35.7%,玻璃成本上涨100元/吨左右。动力煤方面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从年初的370元/吨涨至11月底606元/吨,涨幅63.7%,用煤的生产线成本上涨100元/吨左右,综合考虑纯碱和煤的上涨带动玻璃?煤生产线成本同比上涨30%左右。
 
  3.1、2017年纯碱价格易涨难跌
 
  纯碱是玻璃的重要原材料,供需都由国内主导的市常近年来国内年产量大体维持在2580万吨左右,进口较少出口也较少。玻璃是纯碱的主要需求产业,玻璃对纯碱的需求占到国内总需求的30%。2016年纯碱的上涨受惠于过去产能压缩以及需求端玻璃的产能扩张。2017年这种格局仍将继续。当然市场节奏上可能会是年初相对弱,而到下半年尤其是三四季度更强。
 
  国内纯碱生产以合成氨工厂生产纯碱和氯化铵的联碱法为主。过去国内纯碱产能一直在持续扩张,直到2013年。2013年以前合成氨工厂主要受氯化铵支撑,纯碱只是生产氯化铵的副产品。所以尽管2010-2013年纯碱价格大跌,国内纯碱产能并没有出现下滑。2013年开始氯化铵价格开始下跌,合成氨工厂的效益大幅下滑,国内纯碱产能开始压缩,这种产能压缩的高潮发生在2016年初,国内纯碱龙头企业山东海化装置意外停车,国内纯碱价格开始探底回升。
 
  2013年开始的行业去产能的过程中,国内大量中小型厂家退出市场,2013-2015年国内纯碱产能增速持续下降,去年总产能下降至3000万吨左右,同比增长-5.63%。这就导致国内纯碱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未来玻璃行业在纯碱上的产业议价能力可能会被削弱。
 
  对于2017年的纯碱行业来说,支撑价格上涨的核心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整个产业链扩张,简单来说纯碱行业的成本也在上涨,纯碱行业最主要的成本上涨来自动力煤和原盐,在国内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上涨空间不好确定,但是底部支撑是非常明确的,即使2017年的供需背景与2016年相同,再也看不到1400元/吨的纯碱了。纯碱行业在2017年的第二个支撑来自玻璃产业的实际产能扩张。2017年玻璃行业的实际产能大概率只会扩张不会缩校这样纯碱行业一方面有成本支撑一方面有需求增加,2017年纯碱要继续涨价。从季节性的角度来看,国内纯碱产业在三季度是检修高峰,一般来说纯碱价格在下半年价格更高,上半年偏低。
 
  3.2、动力煤供给侧改革仍将延续
 
  2017年仍有可能重新执行276个工作日的煤炭供给侧改革或者其他形式的以减少煤炭产量的为目标的各类改革措施。2016年煤炭的供给侧改革催生了一波轰轰烈烈的煤炭大牛市。到年底虽然国内部分放开了先进产能,但2017年继续执行供给侧改革的概率仍然很大。
 
  未来煤炭行业继续执行供给侧改革最重要的原因来自巴黎气候协定。巴黎气候协定于2015年12月通过,2016年11月4日生效,中国是签约国之一。巴黎气候协定制定了明确的目标,2030年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中国政府的方案是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到峰值,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石化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我国在2015年底提出的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原因正是基于巴黎气候协定减排任务。
 
  如果仅仅是中国政府的目标任务,实际上基本没有什么压力,因为2016年这一目标基本可以达到。表面上根据巴黎气候协定制定的全球目标,2030年全球碳排放需要低于400亿吨,但是根据各国提出的方案累加后,2030年碳排放量会增加到550亿吨,这样就需要各国在原有减排方案基础上继续减排150亿吨,按照中国分配到的25%的减排指标来计算,中国未来需要在原有方案的基础上再减排37.5亿吨,这几乎相当于2020年左右要在当前单位GDP碳排放基础上再降低20%,在2030年降低30%,这样的减排指标难度相当大,所以未来国内的供给侧改革力度将会非常大,不仅仅是煤炭行业,对煤炭行业需求较大的钢铁、玻璃等行业也会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因此2017年我们仍然有可能会看到各类以减少煤炭产量为目标的煤炭供给侧改革。
 
库存
 
  4、供给继续增加压缩产业利润
 
  2017年玻璃供给端实际产能继续增加基本是可以确定的。但是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价格的下跌。供给的增加只会压缩产业的利润。结合玻璃的淡旺季来看,实际产能的增加将会使得淡季压力更大,而旺季利润幅度将同比下滑。
 
  2016年随着此前大量生产线退出市场,行业利润在年初即得到明显修复。随之而来一些生产线开始复产。截止到11月27日,全国共有浮法玻璃生产线353条,年产能达到12.69亿重箱。其中在产生产线238条,在产产能9.38亿重箱,产能利用率为73.45%,同比去年上涨3.27%。剔除停产、搬迁以及近几年无法恢复的僵尸企业后,目前全国共有浮法玻璃生产线273条,总产能约为10.50亿重箱,调整后的产能利用率为88.70%,同比增加3.93%。
 
  2017年供给端需要关注的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冷修的产能会减少或者即使冷修也会迅速复产;第二、存量的冷修生产线和新建生产线会点火;第三、全国玻璃总产能(包括在产和停产)变化不会特别大,这就意味着将来即使实际产能扩张也是有顶的。
 
  4.1、冷修生产线会减少
 
  如果单纯以投产时间来推导2017年冷修生产线,那么主要需要考虑的是2009年以前投产的生产线,同时剔除掉近两年已经有过冷修记录的生产线,那么基本上就是2017年最有可能冷修的生产线。2015年冷修生产线43条,产能1.46亿重箱,2016年冷修生产线15条,产能0.51亿重箱。综合考虑上述2年的冷修情况,2009年投产且未在最近冷修过的生产线只有25条,年产能0.99亿重箱左右。在上述25条生产线中又有大量生产线是目前利润较好的华南企业如旗滨、江门华尔润,还有一部分是利润较好的企业实力较强的中高端玻璃,如信义、台玻、南玻。上述两种大企业、中高端玻璃生产线12条,基本上这两类情况的生产线冷修概率较小,即使冷修也会迅速复产。如果进一步考虑到2017年的利润并不会出现持续亏损格局,那么冷修的生产线将会更少。
 
  4.2、复产和新线点火会增加
 
  2017年预计冷修复产15条生产线,年化产能4668万重箱,预计新线点火7条,年化产能3180万重箱。总计将会有7848万重箱产能投放市常实际上这个产能可能会有小幅低估。
 
  2016年的利润好转,大量生产线开始复产,一些已经建好的生产线也开始点火。2016年新建生产线点火8条,新增年生产能力0.4亿重箱;冷修停产生产线14条,减少年产能0.47亿重箱;冷修复产生产线21条,恢复年产能0.78亿重箱。增减相抵后,今年以来年生产能力增加0.67亿重箱,在产产能增加幅度为7.79%。
 
  4.3、产业政策倾向严控产能
 
  玻璃产业上两个重要的政府文件不太为业界关注,但对玻璃产业中长期发展有重要意义。第一个是工信部早在2014年发布的《平板玻璃行业准入条件(2014年本)》。第二个是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34号)
 
  《平板玻璃行业准入条件(2014年本)》要求2017年底前,严禁建设新增平板玻璃产能的项目。新建、扩建平板玻璃项目应当坚持等量或减量置换;同时,要配套建设处理能力不低于自产玻璃原片(工业玻璃项目除外)50%的玻璃深加工项目;限制新建普通浮法玻璃生产线。不得以发展工业玻璃或在线镀膜玻璃的名义变相新增普通浮法玻璃生产能力。
 
  此外,该意见稿要求,新建、改扩建平板玻璃生产项目,应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当地城乡发展规划,国家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等规划政策要求。新建平板玻璃项目原则上要进入特色产业园区。
 
  《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计划到2020年,再减一批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能,产能利用率回到合理区间;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量排名前10家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达60%左右等。
 
  第一,《指导意见》是在国家实施供给侧结构改革大的背景下,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工业稳增长和建设制造强国的决策部署,为推动建材工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而制定的。
 
  第二,提出严控新增产能要求,比以前政策更加严格,从源头上杜绝过剩行业中的新增产能,这也是未来行业健康的基矗
 
  第三,在部分地区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拓宽了错峰生产措施的时间和空间,在季节性和区域性上对控制产能的作用更加明显了。
 
  第四,提出了在供给端改善产品结构,如:提升水泥制品,停止生产32.5等级复合硅酸盐水泥,重点生产42.5及以上等级产品;发展高端玻璃: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推广应用低辐射镀膜(Low-E)玻璃板材、真(中)空玻璃、安全玻璃、个性化幕墙、光伏光热一体化玻璃制品,以及适应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需要的节能门窗等产品。

注:新玻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新玻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标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新玻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新玻网或将追究责任。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新玻网编辑或补充。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