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为了新一轮增长,正在以创纪录的速度抢购美国企业。这股中国势力或将拯救美国的低迷经济。其中闽商大佬,玻璃大王曹德旺就是其中一位极具代表性的中国企业家。
曹德旺是谁?
曹德旺所创办的福耀集团已在美国、俄罗斯修建了拥有世界一流水准的高端汽车玻璃生产线,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供应商。
同时,他是不行贿的企业家,自称没“送过一盒月饼”;是行善的佛教徒,百亿身家捐款达60亿元,曾登顶企业界奥斯卡之称的“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成为首位华人获得者。
出海三度折戟,“中国好玻璃”最终挺进美帝
曹德旺是中国的第一批企业家,“我经历过中国最困难的时期。”现年70岁的曹德旺说,“即使我想哭,也没有眼泪。”
1980年代,经济开放刚开始时,他瞄准了中国规模迅速壮大的中产阶级,生产汽车玻璃。这是中国不可或缺的产业,那时的市场却是一片空白,大工厂不想做,小工厂做不来。出于民族责任感与敏锐市场意识,曹德旺创办了福耀玻璃厂。
建厂两年之后,曹德旺瞄首征新加坡,当年福耀一块玻璃也没有卖出去,还亏了一大笔机票钱。曹德旺回到香港,在朋友的建议下,开始寻找代理商。
上世纪90年代,随着海外市场逐步开拓,他来到美国,发现自己以30美元的价格向美国出口的玻璃,经销商经手收入大量利润,最终市场售价为200美元。这让曹德旺决定在美国建仓库,直接向市场出售玻璃。然而这却是曹德旺第二次出征失利,两年中连续亏损累计达千万美元。据咨询公司反馈,美国玻璃市场等级森严,福耀应改分销为直销,以50美元的价格直接对接二级经销商。于是福耀开始转变,实现扭亏为盈。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三次打击来源于中国同行的“扎堆掘金”。大量的中国玻璃制造商在美国开展“价格战”,销售的价格不及福耀在国内生产成本的一半,这把美国同行给吓坏了。美国玻璃生产商指控所有进入本地市场的中国玻璃制造商倾销。而当年的被告福耀被中美同行所逼,最终反倾销诉讼成功,为面对国际竞争尚觉胆怯的中国企业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
中国入世后“反倾销胜诉第一人”曹德旺
人在他乡,以最佳配角自称:一切为了下一轮增长
随着中产阶级的壮大,企业不能再依靠廉价劳动力来填满工厂。为了给下一轮增长提供更多动力,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从2005年的137亿美元激增至2015年的1878亿美元,增长了1294%。荣鼎资讯预计,今年上半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将达创纪录的180亿美元。
中国企业在国外投资建厂之路,比在国内打拼更不容易。中国企业越来越大的投资胃口引发了各国严格的审查。美国立法机构和监管机构,就以国家安全受到潜在威胁为由,审查了中国投资者多笔高调的交易。例如中国企业对纽约着名的华尔道夫-阿斯多里亚酒店的收购计划就受到了监管机构的搁置,因为美国总统经常与达官显贵在该饭店下榻。
“福耀来到新的国家,应该学会做好‘配角’。”各种审查和倾销的指控让曹德旺意识到,过大的市场份额和占领市场的野心会让合作国家产生危机感。中国企业想在美国市场寻求发展,必须学会当好“配角”。“我开始意识到我们肩上的责任非常重大,”曹德旺在自传中这样写到。“我们所犯的任何错误都会给我本人,福耀集团乃至全体中国人抹黑。
审查是一道难关,而曹德旺在美国建工厂的另外两个大挑战是招聘和发薪水。福耀工厂的在美所在地失业率仅为4.4%,这就意味着可供雇用的总人数非常少。新引入的产业导致企业间争夺工人的竞争加剧,让招聘难上加难。而薪水的制定受到工会等多方限制,曹德旺曾坦白自己对职工奖金制定的无奈:“有时候,我会沮丧得像只剩半条命。”
中国企业家,正在成为美国经济救星
金融危机中,通用汽车在2008年的圣诞节前夕关闭了莫瑞恩工厂,约有1000名工人在那天失业。而自从2014年宣布建厂以来,福耀雇用的员工人数比计划提高了3倍。
一家玻璃回收公司即将迁入附近新建的大楼。一家亚洲餐馆在福耀工厂附近开了分店,因为餐厅已经察觉到福耀雇员——包括曹德旺将带来的可观生意。
说来颇有意思,当初工厂的关闭正因为美国工业受到了中国制造的剧烈冲击;如今工厂重开,还是因为中国制造。不过这一次,是中国企业在美国制造开始扎根。
面临美国经济低迷和制造业空心化危机,无数的曹德旺们可以说是代表着中国力量,正在成为拯救美国经济的救星。这种风水轮流转,正在重构中美之间的利益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