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玻网,我们将会竭尽全力为您服务!

3500元/吨!踩刹车还是踩油门,这是道加分题

发布时间:2021-08-04 浏览量:3258 来源:新玻网 作者:冯明
去年春节前,屁颠地跟进深加工行业放假45天的系列报道,最后跟了个寂寞,后来说过不会再关注价格的事,今年放弃行业顶流未再整理发布过任何一条原片调整的价格推文。
 
很遗憾,今天要食言了,这是和几个地方协会会长聊完,最后的倔强。
 
以下内容就事论事,不代表所在单位立场,逻辑上允许的话,甚至不代表本人立场。

另类的产业“数字化”
 
时维六月,广东省原片出厂价最高3200元/吨、同比去年上涨1680元,省四原片厂家最高平均均价3100.4元/吨、同比去年上涨1400元,上涨87.4%,7月底比6月底又上涨了9.3%。
 
浙江,价格最高3240元/吨,最低3140元元/吨,7月份连续涨价6次。8月2日,浙江原片最高3420元/吨出厂价。
 
据卓创资讯信息平台数据统计,截止2021年6月份安徽省原片厂家最高3220元/吨、同比去年上涨1680元/吨,安徽省四家原片厂家最高平均均价3002.4元/吨、同比去年上涨1400元/吨,上涨87.4%;2021年春节后安徽省四家原片厂家平均均价从2125元/吨上涨了1127元/吨,上涨53%。
 
玻璃价格
 
截至7月底安徽部分厂家已涨至3460元/吨。
 
值得注意的是,接下来“金九银十”,假如按当前的涨幅、调价频率,3500、4000、4500……这些数字会不会成为神话?没有任何一产业的“数字化”比此时显得更敏感和刻骨铭心。

市场经济供需关系论
 
如果说2020年5月原片触底反弹是供需关系无可厚非,本就应该恢复到同期水平才是这个行业健康的基础,贯穿2020年下半年的上涨,“供需关系”成了最强势的依据,即使到了春节前接近3000元/吨,上演各地协会组织提前放假博弈仍能用供需关系来解释矛盾的形成,那么,今天接近3500的时候,并且在国家层面明确大宗建材要稳定的环境下,市场经济供需关系论仍可适用吗?
 
当然,供需论的手里还有国内外疫情,中美关系,货币超发,冷修等好牌,组合起来也的确无懈可击,在这里懒得纠缠了,“抬杠”不是本文的重点。
 
来看看工信部是怎么说的吧。
 
8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召开了平板玻璃价格座谈会视频会,来自参与会议的《中国建材报》报道(详细可点击),本次会议分析了玻璃行业运行情况,产能、产量和价格变化情况,研判玻璃供求变化,研提促进平板玻璃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建议。工信部原材料司一级巡视员吕桂新指出,目前平板玻璃价格过高过快上涨,主要是市场供给不足和需求短期过快增长,但也不排除人为操纵和资本市场炒作因素。
 
留意上面加粗字体!
 
吕桂新讲话中同时提到“平板玻璃价格出现过高过快上涨,引起产业链下游企业和一些用户的较大反应。如果任其发展,不仅会对玻璃深加工产业造成极大影响,还会危及近年来平板玻璃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的成效,要充分认识到原片价格过高过快上涨带来的危害。”
 
如果上面的话还不够明显,再看看下面这段报道的态度。
 
吕桂新表示,无论是与下游玻璃深加工企业比,还是与整个建材工业比,或是与全国规上工业企业相对比,平板玻璃价格水平明显偏高,并带来企业当前的高额利润,这里面有合理的成分,也有不合理的因素。当前平板玻璃在产能仍然过剩的情况下价格继续上涨已脱离行业基本面,政策也不允许。
 
重复粘贴一次:“当前平板玻璃在产能仍然过剩的情况下价格继续上涨已脱离行业基本面,政策也不允许。”
 
不得不抬杠的是,市场经济供需关系论是只单纯追求利润?在全国支援河南救灾,惋惜被洪涝夺去302条生命时;在新冠疫情再次波及多省市多地封闭经济发展放缓脚步时;在河南受灾玻璃企业坚强复产时……朋友圈那些连基本通知格式都欠妥的原片涨价小图片,这是多迫不及待。
 
让人矛盾的是,部分原片企业一边为河南捐款,一边不解风情地涨价,这算不算是矛盾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
 
原谅我的肤浅,供需关系属于经济学,但国内环境与深加工行业的处境,仅仅是经济学的问题吗,起码七月份不是。

表达诉求等同对抗论
 
不知何时起,在加工行业形成了一股阴阳怪气的论调,把加工企业强烈的诉求笼统地归为与原片厂对抗,以此得出蚍蜉撼树而自暴自弃的结论,原片市场的今天,真应该感谢这股论调的成全。
 
不得不重提今年五月份的《黄山呼吁》。
 
5月,五部委约谈价格暴涨的大宗建材,作为大宗建材同样持续上涨的玻璃原片未在约谈名单,迫于当时不稳定的价格行情,为表达合理诉,呼吁有关部门关注,合肥玻璃商会组织召开全国地方商协会黄山会议。
 
很遗憾,仅河南,陕西,宁夏,武汉,湖南,洛阳,合肥等七地商协会到场,多地商协会、龙头企业(没有商协会)婉拒出席。
 
理由无非三类,干不过、怕报复、像造反。
 
即便如此,黄山会议上下一心经过充分沟通与探讨,黄山脚下写下了铮铮铁骨的《黄山呼吁》,通过新玻网、中国建材报等媒体发出最响亮的声音,并且通过不同渠道反馈。
 
重温一下部分章节:
 
在原片持续上涨,仅2021年5月份玻璃原片较上月上涨25%,较去年同期上涨约95%,部分平板玻璃厂家以及贸易商存在移库与囤积居奇现象,部分平板玻璃厂家以及贸易商如此密集异常涨价严重影响玻璃深加工企业产业链生存,成为导致大部分玻璃深加工企业呼吁建议有关部委对于平板玻璃该大宗商品价格异常调研,调研是否确因生产原材料成本等因素影响平板玻璃市场价格异常上涨。呼吁建议有关部委对于此番玻璃原片生产企业出厂价格快速上涨讯息高度一致是否具有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的嫌疑进行调研。呼吁建议有关部委对于平板玻璃生产企业与部分贸易商及玻璃期货市场非正常价格异动是否具有有意制造市场恐慌顺势涨价行为进行调研。呼吁建议有关部委对于平板玻璃生产企业投资与收益及市场支配地位、定价权进行调研,并提议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建立给与玻璃深加工行业与相关部委沟通交流的渠道。
 
很遗憾,如此雄文,并未得到更广泛的深加工行业的积极响应,转发声援诉求,蚍蜉撼树的阴阳怪气阴魂不散。

自律与价格传导的意念
 
如果有一天,原片价格创造了天花板的记录,每个深加工企业都要为自己的行为与选择买单,这不是陈腔滥调的自律就能解决,在可以为参与些什么做些什么的时候,习惯性沉默,静观其变,一盘散沙,这些听起来特别刺耳,但就是现状。
 
重要的是,那些张嘴就来的向下游传递,今天传得怎么样了,有多少企业能料想到今年房地产业比去年更不景气,即使是航母中国恒大也风雨飘摇,国家对房地方的态度,这种拐弯来得又是如此不解风情。
 
2021年上半年,原片厂家持续不断的涨价,仅上半年玻璃原片上涨了约85%的情况下,再加去年5月份起的涨幅,哪一个领域可以做到在15个月内,把超过200%的成本成功传导给下游,并且是在价格频繁变动的情况下。
 
对原材料供应商尚且蚍蜉撼树,对下游又能有多少话语权。对利润超过100%的原材料放弃诉求,要把价格传递给今非昔比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下游,这算是愚公移山吗?春节后,为留住工人做一单亏损一单的现象并不在少数,可怕的是,这种现象正在成为普遍,当然,如果非要说大浪淘沙洗牌,那确实没有往下杠的必要,我想说的是,即使是洗牌,也应是由圈内人来打破。
 
如果有幸在这一轮“洗牌”中活下来,未来,是否要考虑一下在这个行业中的话语权,稳定的市场环境确实不是等来的。
 
8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召开了平板玻璃价格座谈会视频会,不是因为深加工行业有多悲壮,而是工信部的信访箱中塞满了对原片价格投诉甚至举报的信件,这些信件来自商协会、证券、律师、仍有希望的深加工企业……

产能过剩还是产能集中
 
截至2021年7月底,安徽省本地共计在产浮法玻璃总产能约8000吨,安徽省目前共约有1500家左右玻璃深加工厂企业,其中安徽省合肥市有250家左右,目前产能远远不能满足安徽省本地市场的需求,安徽省大量从湖北、河南、山东等地采购玻璃原片。
 
西南地区,截止上半年,西南地区浮法线26条,深加工企业分别是贵州220家、四川200家、云南超过150家、重庆超过80家。从外地购买原片的企业并不在少数。
 
类似西南、安徽本地浮法产能无法满足当地深加工企业需求量的省份比比皆是,截止目前,各地工信部已公布的浮法数量(详细数据点击进入来看),部分省市的浮法产能更捉襟见肘。
 
针对当前供需关系,安徽省玻璃行业协会建议公布未利用产能名单和数据来源,以此论证去僵尸产能的可能性和时间表。窑期一般8-10年,产量相对比较刚性,在此基础上,有没有做早期预判,有关部门是否有窑期寿命终结时间表,希望有关部门通过市场调研,必要时交于第三方专业调研机构展开调查,所有报告需提供数据支撑。
 
同时,寄望改变供需失衡状态,避免产能集中部分企业、原片企业掌握定价权,从六保六稳角度尽快出台指导价或限制价等有效政策。目前玻璃原片生产企业如此高的利润情况下,质量与价格严重不符,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要求他们加大对玻璃的研发投入,有效降低自暴率等质量问题,使我们中国玻璃质量上升到更高层次。
 
如果说,当前环境下仍旧产能过剩,尤其是坊间流传的383条浮法线中,有(383-309)条是僵尸产能,我想说的是,激活这些僵尸产能大有人在,公布便是。
 
另一个流传的72.79%产能利用率,是否应适当新增产能,避免出现断崖式的供需失衡,导致市场混乱?

踩刹车还是踩油门
 
自2020年原片触底反弹始,15个月时间里,最早的合肥玻璃商会向有关部门提起调查申请函(点击看详情),多家商协会武汉会议发声(点击看详情),春节前的各地方协会组织45天长假(点击看详情),反垄断调查,8月3日工信部视频会议……
 
今天,在原片价格普遍即将迈向3500元/吨的历史时刻,供需关系,行业自律、价格传导等概念对稳定行情发挥了多大的作用?
 
换一批关键词不?例如产能调整,例如产能集中,例如自爆率,例如品质提升……
 
未来,涨还是稳,看吧。
 
别盲目崇拜资本的力量,也别低估了行业的抵触,今天如同闹剧般的原片与深加工关系,回想起一年前说过的那句最老土的话:争取对话,合作共赢。
 
3500元/吨!踩刹车还是踩油门,这是道加分题。

注:新玻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新玻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标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新玻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新玻网或将追究责任。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新玻网编辑或补充。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