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耀华玻璃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成伦
林成伦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1987年进入公司工作。勤奋刻苦的他,在基层岗位上谦虚学习,锐意进取。2001年公司由集体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变更注册为山东耀华玻璃有限公司。十余年从事玻璃深加工生产、销售工作,林成伦积累了丰富的玻璃深加工生产经验和经商之道,也初步显露了他与常人相比少有的魄力。2003年公司在王舍人幸福柳工业园区建设现代化玻璃深加工标准厂房,林成伦也在常人难以忍受的压力中带领公司奋勇向前,他始终坚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目前,山东耀华已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加工玻璃30强企业,济南市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常务副会长单位。公司深耕国内外玻璃市场多年,产值约3亿元,拥有现代化大型智能生产基地,生产经营场所5万多平方米,员工400余人,产品出口6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销售额连年跨越式增长的朝气蓬勃的现代化玻璃深加工企业。
从手艺人到企业掌舵人
小龙:山东耀华的前身是藏在济南老街老巷里的街道集体企业,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林成伦:山东耀华的前身最早是在泉城路上一个街道企业,最早呢,是一个油漆粉刷厂,后来就改名成了泉城玻璃制品店,就是割配玻璃,买回来大尺寸的整包玻璃,切割成客户需要的尺寸再卖给客户。地方很小,十几平方,人员差不多有七八个人。我呢,在1987年实际年龄不到20岁,从老家东平农村出来不久,找到创始人杨老板到店里打工。在打工的过程当中,一开始基本上就是在做搬抬玻璃的简单工作。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切割玻璃的技术活,但没人愿意教我,这个时候我就开始偷师学艺。当时玻璃很值钱,我就在别人休息的时间,自己拿余料练,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在练,练到我能够成手了,从薄玻璃练到厚玻璃,那时候他们叫我林一刀。那时候杨老板对我也比较器重,认为我比较勤奋好学,比较聪明,悟性比较好,所以杨老板有一些事带着我参与。我从杨老板身上学到了很多经营之道,也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那个时候非常苦,没有什么机械设备,都是手工的东西,山东耀华就是这样从一个小巷里边的一个小作坊起家的。
小龙:其实能做到这个程度,也是憋着一口气。
林成伦:我当时到这个公司以后,学习切割玻璃,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也有几个原来的老职工,那时候我是一个农村进城的打工者,有几个人是正式职工,那个时候对我是排挤的。可能觉得我是个农村来的临时工,所以那些脏活累活都是让来去干,他们就是干一些轻巧活,对我有时候处处为难,然后这个时候我就越发奋发,要干出样子来!越这样我越要干好,干出样来让他们看。后来呢我就想,没有那时候的他们跟我处处作对,也就没有我的今天,有他们,才让我有动力把这个事做好,做好了这个事让他们信服我。
小龙:您从一个靠手艺吃饭的技术工人转变成一个企业的掌舵人,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林成伦:一开始是切割零配玻璃,后来就逐渐就有了深加工。那个时候玻璃磨边1米40块钱,一平方就是160块钱,光加工就挣160块钱,那个时候玻璃才60块,加磨边就是两百多,所以我们也考虑上玻璃深加工设备。90年代初,我和杨老板就去广东进了磨边机,开始了企业深加工发展。企业的发展也是从这个时候真正开始的,这个企业由我管理的时候是在90年代后期。从钟楼办事处改到东门办事处,在2001年由中国耀华玻璃公司历下经销处改名为山东耀华玻璃有限公司,实际上山东耀华是从这个时候逐渐进入了快车道。在2001年改制后,杨老板年龄比较大,有腰椎间盘突出,这个时候有一些参与公司管理和决策的事务,我就开始干起来。2003年这个期间,原来的地方发展空间已经是不行了,去到了历城区的开源路,在那个地方租了30亩地,自己开始建设。这个时候我把整个新厂的建设,包括租地,统筹资金,实施方案等,包括企业经营管理一并进行。从2003开始企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小龙: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什么标志的事件吗?
林成伦:搬到了开源路这个地方,建了一个大的车间,一个办公楼,一个宿舍楼。这个车间大概是一万多平方,那个时候老员工看见就说:这么大的厂怎么用啊?实际上建起这个厂之后,后续的一些加工设备,加上我们8米长的钢化炉,是当时中国北方最大的钢化炉,是平弯两用的,既可以做平钢化又可以做弯钢化。然后又进了韩国中空玻璃的生产线,又进了广东夹层线。进了这些设备,对山东耀华的发展起到了突飞猛进的推动作用。这个时候济南比较大的工程,我们就能够参与了,这个时候发展就比较迅速。
科技为先 做行业深耕者
小龙:山东耀华的发展离不开对技术的追求。
林成伦:技术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我觉得就是靠实践,实践出真知。一个企业没有技术,无法发展。所以说我对技术这一块儿是非常重视的。这是源于我一开始学习切割玻璃过程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对技术型人才也是非常器重的。2003年以后引进了这些世界或国内先进设备以后,我也在一些大企业引进了一些技术性人才,我可能没有这个学历,但是我引进一些有学历的人,有技术的人来参与这个企业的经营。
小龙:有了技术之后,山东耀华的眼光就不仅仅局限在国内了。
林成伦:在2004年我们上了这些设备以后,我觉得国内建筑竞争太激烈,所以我觉得要发展还要走出去。2006年我们就办了一个进出口权,从2008年就开始往外出口。从那个时候开始,从一年有两个柜出口,到现在一年有1000多个柜的出口。从出口(金额)的十万八万到现在的1.5个亿。
小龙:现在有哪些国内领先的技术?
林成伦:原来的时候玻璃只是一个挡风的工具,而后来它有功能性,要节能。我们现在做的节能低辐射中空玻璃就是这样子的。这个玻璃比普通的中空玻璃好在哪儿呢?夏天外边的热空气进不来,那个冷空气出不去,它就辐射回来。冬天了外面的冷空气进不来,室内的暖气也会辐射回来,所以它的节能效果比较好,它同时也有隔音的功能,还有其他的功能。人们有了功能之后又开始追求外观,有的外墙的玻璃那么一看,成像效果非常差,很晃眼。我们这些年一直在追求我们成像的效果,我们专门成立一个成像小组来去做这个钢化玻璃的成像效果。把它降到最低,这一块儿在全国来讲,对于玻璃成像效果的探索,我们应该在前列了。
政策引领 助力企业发展
小龙:山东耀华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林成伦:在技术改造这方面,山东耀华一直也是比较重视。企业要不断地发展,在技术方面要不断地提高,在设备方面也要不断地提高。而工信部门在几大方面给我们做了技术上的扶持。一个是我们的技术改造给我们资金的支持。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给我们扶持的资金,我们再引用到技术改造上,我们慢慢积累。例如原来的磨边速度是1分钟可以跑2米,通过工信部门给我们的扶持,我又进了一套先进的设备,这个设备就是由原来的2米提高到现在的8米到10米,效率提高了四倍。提高了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也提高了,这样对我们的交货期和产品质量都有很大提高。缩短了交货时间客户也是非常满意的。这是技术改造的方面。还有一个呢,是工信部门组织了这个专家团队来给我们这些企业进行一对一的诊断。比如说,这个财务方面,我们存在着哪些风险问题,比如说我们这个企业的战略方面,技术培训方面都提供了很多的帮助,来进行了一对一的帮扶,对企业的发展也是很大的支撑。
小龙:从小玻璃作坊做到国内外知名建筑的供应商,这个过程您有什么感受。
林成伦:我们经常在每年的年会上,把国内外的比较著名的建筑,有我们提供配套的玻璃的工程,一个一个的放给全体员工看,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那么作为我来说,作为从一个农村来的打工仔,能够带领企业把我们的产品用到世界知名的建筑上,我觉得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也是有自豪感的。我觉得这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也离不开改革开放的红利,正是这些成就了我,也成就了山东耀华。
小龙: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有信心成为行业的领军企业吗?
林成伦:结合历城区有个三年的倍增计划,我们山东耀华也有一个三年的倍增计划。我们力争明年能够达到4.5个亿,到2023年能够达到六个亿。再一个就是在五年之内夯实我们的出口业务,打造出这个重要的国内深加工出口基地。再一个,公用建筑总会有一天到饱和的时候,不可能一直高速增长,那么既有民用住宅建筑的改造,应当是符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一个方向。这个市场是非常大的,所以在这方面山东耀华想要去打造高端家装市场玻璃。我想在近期通过工信部的扶持,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设备,专门生产这些高端的门窗中空玻璃,为国家节能减排做出贡献,也让老百姓能够用上这种节能的产品,给他们能够降低能耗,提高生活品质和舒适性,为完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双碳”目标尽我们的一份力量。
采访后记:
玻璃是现代人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物件,人们可以把它做得五光十色,耀眼夺目;也可以把它做得千姿百态,功能强大。就是靠这些人们习以为常的玻璃,林成伦塑造了自己的幻彩人生。
很难有人想到,在若干年前,在泉城路的一个小门市上,一块小小的玻璃成了改变老林人生命运的起点。偷师学艺也只用下脚料的主人翁精神,像玻璃刻刀一般坚硬的意志品质,凭借这份敬畏和执着,让他从一个毫不起眼的学徒工成长为一名技术大拿,有了自己安身立命的根基。
而在经营企业方面,林成伦念念不忘企业创始人杨云翔对他的知遇之恩。两人的交往颇有些管鲍之交的味道,彼此信任,互相成就。从杨云翔身上,老林学到了为商之道——恪守诚信。即使在没有任何合同约束的口头约定年代,答应客户的价格赔钱也要兑现。这成了山东耀华一步步成长的立身之本。
尽管总是谦虚的自嘲自己没有学历还高度近视,但是林成伦对玻璃行业的洞察力是非常敏锐的。在一个又一个的发展节点上,他都抓住了行业的风口,让企业持续进步。从钟楼寺街的一个小作坊成长为年产值3亿的中国玻璃三十强企业,山东耀华是个麻雀变凤凰的典型案例。而这又何尝不是林成伦奋斗历程的一个真实映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