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0年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公布获奖结果。2020年度建筑奖共设6大类12个奖项,44个项目获奖(金奖11个、荣誉提名奖31个、特设奖2个),其中中国项目28个。华工设计院作品“旧厂房的再生与重现——宿迁玻璃艺术馆”获评历史建筑保护项目类别(Conservation Projects)荣誉奖(Honorable Mention,D-2建筑保护-再利用类建筑)。亚洲建筑师协会,即Architects Regional Council Asia,简称亚建协或ARCASIA,由亚洲最具代表性和最有权威的21个国家或地区的建筑师学会组成,于1979年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成立。协会下设的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即ARCASIA Awards for Architecture,是亚洲地区建筑界最高建筑设计大奖。
获奖项目简介
玻璃艺术馆不仅是宿迁工业遗址空间的再生,也是对传统玻璃工业的一次致敬,通过叙事性的改造、互动性的展示,让工业遗址成为与城市生活融合的文化景观地标。
设计从工业语境、场地环境和建筑材料切入,通过叙事性的改造、互动性的展示,让玻璃工业历史与艺术馆共生形成体验性综合体。设计采用“一粒砂的旅程“来作为建筑空间的主线索,展示内容串联成从石英砂到制成玻璃的一个整个过程,通过适度介入的改造策略、自然质朴的新旧材料组合形成新旧关系体验,展示玻璃文化的时空拼贴,让人在游览过程中可以感受历史的印记。
宿迁,中国近代玻璃工业的发源地,旧厂房的一砖一瓦是宿迁玻璃工业不断传承的佐证。旧厂房为中国首家玻璃厂耀徐玻璃的石英砂矿开采及加工厂。玻璃艺术馆不仅是宿迁工业遗址空间的再生,也是对传统玻璃工业的一次致敬,让工业遗址成为与城市生活融合的文化景观地标。
1.再生——一粒砂的旅程
设计从工业语境、场地环境和建筑材料切入,通过叙事性的改造、互动性的展示,让玻璃工业历史与艺术与艺术馆共生形成体验性综合体。
玻璃是石英砂矿的人工制品,砂矿的生产空间所具有的场所特质为艺术馆提供生根萌芽的坐标原点,设计通过展览、表演、互动、教学等功能的置换重新焕发老厂房的活力,形成一个能容纳多元公共生活的容器,让城市日常生活与工业遗址之间产生时空碰撞。
设计采用“一粒砂的旅程“来作为建筑空间的主线索,展示内容串联成从石英砂到制成玻璃的一个整个过程,演绎石英砂矿如何从大地采掘,然后经过各项工序,成为细小的砂粒进入玻璃生产流程,最终变成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玻璃制品。
建筑从两条线索展开空间叙事:一是展览与原生产流线结合,让游客体验石英砂的诞生过程,旧建筑与机械以纪念性呈现;另一条线索把石英砂矿与大自然的其他元素并置,例如植物、矿石、光、水等元素,让人能从认知日常生活中的玻璃与大地的关系,向观众传达玻璃文化艺术,聆听历史回声,共享美学生活。
2.重现——工业遗址的活化
改造策略以旧建筑为基础,清理与加固工业遗址后,保留整条砂矿生产流线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厂空间和设备,加固旧建筑采用尽可能保留建筑破旧原貌的方式,并直接呈现加固后的状态。
工业遗址时间上的厚度感,通过自然质朴的新旧材料质感对比呈现出来,让人在游览过程中可以感受这种历史的印记。
改造采用“适度介入”的策略,介入的新建筑与旧建筑组成围合的整体和连续贯通的流线,相互补充和融合。旧建筑不仅作为展览空间,它们自身纪念性般的构筑物及口号性文字也成为展览的一部分。同时,媒体展示投影在厂房遗址上,形成独特的时空拼贴,让人沉浸在历史环境中感受玻璃的文化。
在材料的运用上,设计采用质感自然质朴的材料,与旧建筑和谐共生,石英砂矿石笼外墙与玻璃,陶砖漏花墙与旧砖墙、铝拉网与锈钢板,新旧材料在透明性、色彩质感上的组合与碰撞形成时空对话和场所体验。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宿迁玻璃艺术馆
项目地点:江苏省宿迁市
建筑面积:16800㎡
竣工时间:2018年
设计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何镜堂、郭卫宏、马明华、何正强、陈晓虹、王丽莹、吴夏滨、郑惠婷、刘志超
亚建协建筑奖评选标准
在评审过程中,评审团将考虑地区的差异性,特别关注社会文化、环境、地点以及设施的建设水准。建筑作品应该符合亚洲的人文和技术文脉。使用者应对该建筑作品有积极评价,建筑作品不仅需要符合参赛要求,还应是本国,甚至是亚洲地区的灵感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