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福耀集团通辽有限公司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经营,紧盯全年降本增效任务不放松,从“小”处着眼,深挖内潜增效益,实现生产销售平稳运行。
在福耀玻璃生产车间,两条年产30万吨1.4毫米至6毫米汽车用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线正满负荷生产,这批经过86道工艺的锤炼浮法绿玻,待检查合格后直接发往广州。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该公司不仅没停产,而且实现满负荷生产,这得益于公司的34项降成本措施。
该公司人事部经理王春雷告诉记者:“企业苦练内功,加强管理,出台了34项降成本措施,涵盖了质量、技术、物流、管理等方面。从数据分析看,1——7月份效益很可观,成本的下降,对企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福耀集团通辽有限公司属于连续性生产企业,一旦停产,公司的损失将达数亿元以上。“吨吨成品皆为利润,点点滴滴均是成本”的降本增效观念深植于福耀人的心中。公司通过对成本利润、降本增效、对标升级、能源费用、人工成本等各项工作进行分析,执行每批次成本核算,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同时制定落实攻关改进措施,限期解决存在问题,将生产任务及降本考核指标层层分解到生产车间,形成“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的工作氛围。
王春雷说:“每年我们都会制定降成本措施,根据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相应制定一些改善方案。随着复工复产的有序展开,从6月份开始,我们的销量就上来了,一个月能达到2.5万吨,比疫情期间有了显着提升。”
面对疫情期间企业运行“大考”,开发区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积极为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物流运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企业提供便利化服务,当好企业的“娘家人”,以实际行动助力企业实现平稳运行。高效精准的服务,保障了福耀集团通辽有限公司批量订单如期完成,将疫情带来的损失降到了最低。今年1——8月份,该公司共完成玻璃产量19.21万吨,同比增长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