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玻网,我们将会竭尽全力为您服务!

宋清辉:秀强股份剥离幼教资产也是无奈之举

发布时间:2019-07-03 浏览量:2026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李向磊
剥离幼教资产 秀强股份重回主业
 
江苏秀强玻璃工艺股份有限公司(300160.SZ,以下简称“秀强股份”)在转型教育行业五年之后准备回归主业了。
 
近日,秀强股份发布公告称,鉴于国内教育行业新政策的出台及公司幼儿教育产业未来经营情况的不确定性等因素,拟向控股股东出售相关资产和负债。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秀强股份原主业是玻璃深加工,2015年,伴随着上市公司并购教育产业的热潮,秀强股份通过投资设立子公司及现金收购等方式涉足幼教产业,转型玻璃深加工和学前教育双主业运营模式。

宋清辉
“因为受政策变化影响,导致的幼教产业发展前景不明,秀强股份甩‘包袱’也是无奈之举。”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对记者分析指出,秀强股份这种出售相关资产和负债的方式,或将成为越来越多上市公司的选择。

高买低卖
 
6月13日,秀强股份发布公告称,拟向控股股东宿迁市新星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星投资”)出售幼儿教育业务经营性资产和相关负债,包括其旗下杭州全人教育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全人教育”)、江苏童梦幼儿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童梦”)等4家子公司100%股权。此次交易作价2.8亿元,增值率为13.47%。而具体出售能否获得成功,还需要秀强股份股东大会审议。
 
值得注意的是,秀强股份彼时收购全人教育与江苏童梦,共计花费4.24亿元,收购溢价分别达到283%和2107%。对于如此大规模、高溢价收购教育资产,秀强股份的理由是教育行业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标的“未来具备大规模、迅速增长的可能性”,以及“财务盈利持续、稳定”等。
 
但实际上,在全人教育和江苏童梦被收购的前一年,均处于亏损状态,且在对应报告期内,均未完成相应业绩承诺。
 
“2015年前后是教育资产证券化的一波高潮,众多上市公司纷纷争抢教育标的,因此不排除秀强股份跟风收购的可能。”教育行业资深人士、七天网络在线课程负责人朱培元对记者分析指出,上市之后秀强股份业绩增长乏力,而教育标的拥有充沛的现金流,可以快速帮助提升公司业绩。
 
值得注意的是,秀强股份在2018年10月,参照此前收购时的估值,以3500万元的价格收购了江苏童梦剩余34.73%股权。而江苏童梦在2018年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净利润亏损超过千万元。
 
记者就为何继续收购江苏童梦及是否对该公司管理团队进行了调整等问题致电秀强股份并发去采访函,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秀强股份

政策变化是主因?
 
秀强股份在相关公告中解释称,此次资产出售是基于国内学前教育行业新政策的出台及公司对幼儿教育产业未来经营情况等不确定性。据悉,2018年11月15日,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文件明确规定上市公司不再能够通过股票市场融资、发行股份或现金支付购买营利性幼儿园,民办园也被禁止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
 
“的确有相关政策的出台和逐步落地后对产业的导向和规范产生影响,使部分细分行业的增长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主要是教育类公司一旦纳入上市公司体系后,在内控管理、合规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导致包括人员和税务成本上升。”朱培元对记者分析道。
 
“政策变化只是影响教育机构业绩的原因之一,上市公司并购教育标的未达预期另一个原因则是并购标的非最优教育资产。”一位不愿具名的教育行业研究人员表示,政策的出台让教育行业发展变得更为规范,行业竞争的加剧则会促使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一些头部企业的业绩比以往更好。并购标的业绩不及预期,主要还是因为上市公司没有收购到最优质的教育类资产,尤其是在一些跨界并购中。
 
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上市公司并购教育标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能够快速改善公司业绩,而教育标的被收购后则会面临业绩对赌的压力。为了完成业绩,被收购的教育机构往往会采取快速扩大规模的方式来做大营收,这也容易导致教育机构只关心教学规模而忽略对教学质量的管理,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埋下隐患。
 
宋清辉表示,面对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上市公司剥离相关资产是一个较好的选择,秀强股份采取“甩卖”的方式,或将成为越来越多上市公司的选择。

注:新玻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新玻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标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新玻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新玻网或将追究责任。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新玻网编辑或补充。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