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18日,今年成都优良天数达132天,优良率78.1%,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3天,在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的持续推动下,成都半年优良天数已和2013年全年优良天数持平!
看数据
超额完成管控目标
“2019年1—5月我市优良天数121天,优良天数率80.1%,同比增加27天,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80、50微克/立方米,分别下降幅度为14.0%、13.8%,超额完成省上下达我市1—5月常态化管控目标。”市大气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截至6月18日,优良天数132天,优良率78.1%,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3天,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76、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6%、12.7%。
看举措
“650”工程持续推进
成都治气工作捷报频频,得益于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的实施推动和全社会的努力。就“650”工程推进情况,该负责人介绍——
压减燃煤方面,我市积极推进粮食烘干和加工企业燃煤清洁能源替代,已改造、淘汰粮食烘干设备燃煤设施26套;持续推进燃煤锅炉“清零”工作,剩余3台大蒸吨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工作正加快推进;
治污减排方面,持续开展夏季臭氧防控,印发并组织实施《成都市2019年夏季臭氧污染防控行动方案》;
控车减油方面,全面实施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备案标志管理制度,已核发标志35817张,对1425个工地进行了在用非道路移动机械抽检;
清洁降尘方面,强化工地扬尘管控,持续推动智慧工地建设,全市3051个在建工地,除临时性、小型工地外,1966个工地已全覆盖安装智慧工地相应设备;
综合执法方面,生态环境部门查处环境违法案件674件,处罚金额3209.15万元;住建部门对224家违规施工企业、119家监理企业实施信用扣分1348起;城管部门查处违规工地384个,违规运渣车7052台;公安部门查处渣土车各类交通违法行为4.5万余件。
科技治霾方面,完成省内首个工业用户以电代气示范项目;大力推广“多尺度喷雾(淋)除霾技术”应用,新增成都自然博物馆应用项目,安装多尺度喷雾(淋)除霾设备4台;持续开展PM2.5、VOCs源解析,试点开展臭氧源解析,开展VOCs走航4次,覆盖成都市11个重点工业园区,发现问题企业10家。
臭氧污染形势严峻
启动夏季臭氧防控措施
受阶段性高温、强辐射气象条件影响,成都已经出现16天的臭氧污染,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6月臭氧污染7天,同比增加4天。据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和气象部门的联合会商结果显示,6月底到7月上旬有一次较长的臭氧污染过程,形成区域污染的可能性极大。
如何守护“蓝天幸福感”?
目前成都已经启动了多项夏季臭氧防控措施,对重点时段臭氧生成前体物VOCs、NOx污染管控,合理制定和实施分类管控策略。
同时,严格落实涉气企业夏季错峰生产,实施绿色调度,拉法基、亚东、兰丰3家水泥企业错峰生产,计划6月至8月平均每条生产线停产不得少于30天,南玻、台玻、明达3家平板玻璃企业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实现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明达、南玻全线在日产量基础上每日减产不低于10%。
同时,“大春”秸秆禁烧将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并持续开展秸秆禁烧无人机巡查工作,人工巡查和无人机巡查有机结合,完善“空中+地面”、“人防+技防”的立体巡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