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对玻璃行业而言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天,一边是日益收紧的环保监管,另一边是市场的暗流涌动,行业价格博弈的愈演愈烈。
此前《邢台玻璃企业8月15日起落实全年限产15%以上要求》一文曾报道过邢台出台了《关于主城区进一步严控SO、NO、CO排放的强化措施》,从企业限排、企业限运、机动车限行等方面,进一步强化了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其中玻璃企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生产,自8月15日起,取得排污许可证的玻璃企业以生产线停炉冷修方式落实《邢台市2018年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方案》中全年限产15%以上的要求,并且明确到每条具体生产线。
昨日,沙河某一大型玻璃集团就收到了邢台市环境保护局沙河分局与河北沙河经济开发区管理委会联合下发的停产通知,要求即日起启动生产线停产工作以响应全年限产15%以上的要求。
同样是昨日,工信部联合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严肃产能置换,严禁水泥平板玻璃行业新增产能的通知》,明确指出水泥、平板玻璃行业产能过剩形势依然严峻,要切实做好要求禁止新增水泥、平板玻璃产能工作。通知要求,各地要严格把好水泥熟料、平板玻璃建设项目备案源头关口,不得以其他任何名义、任何方式备案新增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能的建设项目。对确有必要新建的水泥熟料、平板玻璃建设项目实施等量或减量置换,要坚决依法依规从严审核项目产能置换方案,防止弄虚作假,消除新增产能隐患,一旦发现存在“批小建大”的失信行为,整改到位前不得擅自点火投产。
今年以来,我国玻璃等行业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多地区玻璃企业受大气污染治理、环保督察、错峰运输等因素影响导致成本上升,然而短期来看玻璃需求并没有表现出明显增长,加上贸易战影响玻璃出口也有所下滑,因而今年玻璃企业普遍产生了较强的协同心态,多次召开产业会议,从而促使贸易商和加工企业采购玻璃的积极性有所提高,部分厂家前期居高不下的库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玻璃价格得以止跌回升。
还是昨日,2018年华东华北等地区第四次市场研讨会议在山东淄博召开,占全国产能约四成的28家企业与会,共同探讨玻璃行业的运行情况,与会企业认为生产企业去库存效果良好,前期复产生产线较多,加大了供应端的压力,环保限产能缓和当下的供需矛盾,但与会企业一致认为今年下半年乃至明年上半年,环保监管能否执行到位将成为影响玻璃价格变化的最关键因素。会上提到,按推算,环保因素及原材料涨价会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将不同程度增加13-15元,因此,企业要通过自身限产提质消化5元/重箱的成本压力,同时逐步向下游传导消化10元/重箱的成本压力。
此外,会议还计划于9月份由浙江旗滨适时组织召开第五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