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玻网,我们将会竭尽全力为您服务!

第五届建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人物揭晓

发布时间:2018-03-15 浏览量:1845 来源:凤凰网安徽综合
包亦望
包亦望

突破“玻璃癌症”填补国内外技术空白
 
国检集团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先后获得德国洪堡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等人才计划,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2018年1月,由中国建材总院和国检集团完成的、由包亦望牵头的“建筑玻璃服役风险检测和可靠性评价关键技术与设备及应用”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为解决俗称“玻璃癌症”的钢化玻璃自爆诊断与高层建筑玻璃a坠落风险预测的瓶颈问题,包亦望团队发明了系列既有玻璃幕墙测试方法、评价技术及检测仪器,填补了国内外技术空白,还可推广至钢化玻璃安装前及生产线自爆源排查检测和建筑石材幕墙、金属面板松动脱落的风险检测。这些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建筑幕墙玻璃的检测,对提升我国建筑玻璃使用安全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国家科技部重大仪器专项项目的支持下,包亦望研制出了世界上首台超高温极端环境力学性能试验系统,解决了航天航空等领域的超高温极端环境(1500℃~2300℃有氧环境)下材料力学性能评价难题。
 
包亦望长期工作在科研第一线,主持完成数十项科研项目,在脆性材料力学性能评价和仪器研发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发明了一系列性能评价原创性技术。世界先进陶瓷领域中有6项已发布的国际标准和3项将发布的国际标准来源于包亦望,大大提升了我国国际地位和话语权,因此,他两次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和“国际标准化十佳推动者”称号。

刘起英
刘起英

助力“第二代浮法玻璃”研发再攀高峰
 
中国玻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玻控股)技术中心高级总监。
 
刘起英从事浮法玻璃深加工技术研发工作36年,作为研发团队主要负责人,在浮法在线镀膜技术领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她先后承担完成了国家“六五”“七五”“863”“十二五”等计划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建材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同时被聘为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全国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评审专家,全国建筑用玻璃标准化委员会委员等。
 
她研发的在线阳光控制镀膜玻璃打破了西方厂商的垄断,引领市场20余年。创造性地开发退火窑内镀低辐射膜(Low-E)玻璃的生产方法和装备,该技术是世界在线Low-E玻璃三大技术之一,使中玻控股成为国内唯一拥有该技术全套自主知识产权的公司。
 
近年来,刘起英积极参与中国建材联合会发起的“二代浮法”研发项目,承担的“浮法在线Low-E玻璃及TCO玻璃产品质量及性能的优化提升及生产工艺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和“浮法在线制备阳光控制低辐射复合的双效节能玻璃的工艺技术研究”两个项目于2016年在所有承担单位里第一个通过项目验收,受到了中国建材联合会和行业的高度认可,确立了中玻控股在玻璃表面改性领域的领先地位,刘起英也连续三年荣获“突出贡献先进个人”称号。借助于“二代浮法”研发项目,利用薄膜二维干涉着色和多元共掺杂协同增效的化学气相沉积镀膜工艺,她成功开发出在线Sun-E节能镀膜玻璃,填补了国内空白。

闫法强
闫法强

提升我国瓷绝缘子制造水平的电瓷大师
 
中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
 
闫法强曾任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院长、国家工业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工业陶瓷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先后独立完成了十几项陶瓷窑炉及装备的设计开发和建设工作,主持完成了几十项大中型陶瓷工程的设计工作,获得了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银奖4项、铜奖5项,建材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
 
近两年,闫法强主持完成了国际科技合作专项“无机憎水防污涂层的联合研究开发”项目,提升了电网和铁路轨道交通接触网的防“污闪”性能,提高了其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主持完成了特高压棒形支柱瓷绝缘子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项目成果的综合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研发出旋压成型技术和成套设备,打破了国外垄断,提升了我国瓷绝缘子的制造水平。
 
闫法强多年主抓中材高新电瓷板块的工作。2018年1月,中材高新子公司中材电瓷生产的棒形支柱瓷绝缘子被工信部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年产24000吨线路瓷绝缘子生产线技术改造工程”荣获2017年度建材行业技术革新一等奖,“特高压工程用高强支柱瓷绝缘子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荣获2017年度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公司先后被授予国家高压绝缘材料研究开发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江西省高压电瓷企业技术中心、江西省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高压电瓷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和电瓷研发及检测中心称号。

张国良
张国良

开创国产高性能碳纤维新局面
 
连云港鹰游纺机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近年,中复神鹰的销售收入以年均超过49%的速度增长,目前中复神鹰已成为国内技术最先进、生产能力最强、产量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在民用市场实现连续盈利的碳纤维企业,公司综合实力现已跻身世界碳纤维前五水平。
 
张国良带领中复神鹰团队实现了高性能碳纤维的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年产量达到千吨级,率先实现了国产T700、T800、M30级碳纤维批量供应市场,拥有最大的国产碳纤维市场占有率,极大促进了国内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的发展。所研发的SYT49、SYT55和SYM30等产品已成为国内多个领域唯一使用的国产碳纤维。在国防和军工领域,中复神鹰承担了多项国防关键项目,自主研发的SYT49和SYT55碳纤维已经具备了为我国战略武器和装备等军工领域进行持续稳定供货的能力,提高了国家军用碳纤维自主保障能力,扭转了国防重点装备型号碳纤维依赖进口的局面,实现了碳纤维国产化。首次在民用市场领域实现连续盈利,开创了我国碳纤维产业化发展的新局面。
 
最近两年,张国良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个人荣获2016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之光”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6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其“全国优秀工作者”荣誉称号,获评2016年全国纺织行业人才建设突出贡献人物,入选2017年度中国建材行业精英,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荣誉奖项。

张联盟
张联盟

功能梯度材料科技创新的领军者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科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时兼任特种功能材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曾获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建材行业科技创新领军者等荣誉称号。
 
张联盟是功能梯度材料领域享誉国内外的著名专家、主要学术带头人,他主持并高质量完成了包括我国首个“863”高技术项目在内的数十项梯度材料的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项目,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功能梯度材料研究室。30年来,他率领团队致力于梯度材料的功能创新与设计、制备技术创新与工程化应用,持续研制出具有热应力缓和功能、准等熵加载功能、能量传递与调控功能以及原位防/隔热功能的梯度材料新结构、新技术,并成功运用于国防与高新技术领域。
 
特别是近几年以来,针对多物系、超宽密度范围、物性差异悬殊的材料体系,张联盟创新发展了“复杂梯度结构的模块化构筑与材料制备新技术”,开发出“物理约束超临界微发泡与一体化梯度发泡”“粉体表面包覆与低温致密化”“梯度材料叠层共烧与热膨胀调控”等专利技术,攻克了波阻抗梯度材料的批量生产、质量检测以及工程应用中的诸多难题,实现了其在极端超高压与复杂可控加载平台上的成功应用,获得了关键材料高置信度的动态物性数据,显著提升了我国的高精度超高压加载能力,社会意义重大。相关专利技术还辐射应用于泡沫隔音与防火墙板制备、超细粉体处理与料浆制备、陶瓷与金属低温烧结等高新技术领域,经济效益显著。

姚燕
姚燕

引领建材总院科技发展进入新时代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院长。
 
姚燕是我国知名的混凝土专家,2017年当选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多年来从事建筑材料及其工程应用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或负责人之一完成了国家和行业级科研项目40余项,所完成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其研究成果在三峡大坝、青藏高原等重点工程中得到应用,对工程混凝土耐久性控制具有指导作用。
 
在她的带领下,2017年中国建材总院在国家项目申报、行业平台建设、国际标准发布、科研成果转化、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再创佳绩,开创了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局面。总院的大口径铍表面玻璃化反射镜、碳纤维复合材料和航空时钟等多项新材料成功应用在风云、天舟、北斗、天宫、蛟龙等国家航空航天重大工程。“建筑玻璃服役风险检测和可靠性评价关键技术与设备及应用”成功解决两项国际性难题,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低热硅酸盐水泥的全坝应用、离线镀膜玻璃智能化制造系统自主开发、一窑多线玻璃生产线技术升级、高速列车玻璃测试系统等领域填补国内空白,有力推动行业科技进步。
 
2017年,中国建材总院发布标准54项,获批专利333项;获批建材行业特种玻璃和特种光电材料两个重点实验室,成功组建“国防无机非金属材料重点实验室”;获批“工信部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中心”“工信部国家级绿色工厂示范单位”、中国建材联合会“建材行业新兴产业示范企业”等多个资质。中国建材总院院士工作站作为建材行业唯一一家单位荣获中国科协“2017年度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

崔军
崔军

绝热材料测试技术与标准化工作排头兵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质检中心绝热室副主任,全国绝热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ISO/TC163/SC3/WG12工作组召集人。
 
多年来,崔军扎根建筑材料测试与评价工作,深入研究绝热、吸声材料性能与测试技术,探索新型绝热材料的性能研究及评价方法,研究内容涉及岩棉、玻璃棉、硅酸铝棉等传统无机绝热材料,以及气凝胶、真空绝热板、二烯烃低温弹性体等新型绝热材料,同时还涉及绝热材料产业绿色发展、深冷测试技术研究等内容。
 
崔军致力于绝热材料标准化工作,目前是ISO/TC163/SC3/WG12工作组召集人和ISO 20310项目负责人,并负责ISO/TC163国内技术对口工作,代表中国行使投票权,参与绝热材料ISO国际标准化工作。主持制定的GB/T 34336-2017《纳米孔气凝胶复合绝热制品》是我国首个关于气凝胶新材料的国家标准,奠定了气凝胶发展的基石,对我国气凝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GB/T 35608-2017《绿色产品评价绝热材料》是我国首批绿色产品评价国家标准之一,将成为未来进行绿色产品评价的重要依据,为绝热材料产业健康、绿色发展提供了保障。
 
近两年,他先后担任了GB/T34336-2017《纳米孔气凝胶复合绝热制品》、GB/T 35608-2017《绿色产品评价绝热材料》、GB/T 13350-2017《绝热用玻璃棉及其制品》的第一起草人,担任国家质量技术基础(NQI)“优势特色领域重要国际标准研究”子项目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课题“维护结构用建筑材料绿色评价国家标准研制”项目的负责人。

彭寿
彭寿

引领企业迈上行业科技制高点
 
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凯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奖1项,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和全国杰出工程师奖等荣誉,被评为“2017新能源十大年度人物”。
 
过去两年间,彭寿率领管理和科研团队倾心注力凯盛科技,带领企业不断创新、突破和发展。
 
首创光伏玻璃成型新方法,研发了“一段式ppm级石英砂微铁浮选工艺”及专用捕收剂,成功开发出“卡脖通路”结构的“宽液流成型工艺”新技术,并攻克了超白化、一窑多线成型等核心技术难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玻璃工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打下了基础。研发了“玻璃熔窑全氧燃烧和配合料预热技术”,优化了玻璃液温度场与流场,形成了我国浮法玻璃微缺陷控制的独特方法,使我国浮法玻璃生产技术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攻克了无碱无砷配方、澄清、均化、超薄成型等关键技术,建成了国内首条0.3mm TFT-LCD显示玻璃的溢流下拉法生产线;建成了国内唯一能够稳定量产0.3mm及以下超薄玻璃的浮法生产线,成功拉引0.15mm超薄浮法电子玻璃,创造了国内最薄浮法玻璃记录。
 
生产出了2.1mm高应变点玻璃,完全满足薄膜太阳能电池基板玻璃的性能要求,填补我国在该领域产品的空白;开发出了效率达到18.2%的铜铟镓硒薄膜组件,刷新了之前17.9%的世界纪录,并实现了太阳能电池组件背电极的国产化。

蔡玉良
蔡玉良

新一代水泥技术改进提升的推动者
 
蔡玉良长期坚持工作在生产一线,从事水泥工程和相关领域内的基础理论研究、新技术与装备研发、集成设计、生产调试、技术评估和优化改进、完善及推广应用等一系列生产和管理工作。近三十年来,由于他在行业中的突出贡献,先后被评为国家工程设计大师,获得“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全国水泥企业优秀总工程师”“科技创新领军者”等称号,获“杰出工程师奖”。
 
近年来,除了应对国际水泥工程技术市场变化对水泥生产系统技术的持续改进和提升,尤其为了满足国际水泥工程项目的承揽需要做了大量工作外,蔡玉良还结合国内外的市场需求,积极开展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各类废弃物工作,特别在城市生活垃圾系统处理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专有技术,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在社会上得到了全面推广和工程应用。他主导完成的超大规模水泥烧成系统研发正进行施工图设计,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行业“珠峰”。与此同时,他还与国内大型水泥企业集团合作,组织建立了无氨脱硝实验平台和CO2回收合成轻钙实验平台,为下一步技术创新研发创造了条件。此外,他除承揽水泥行业、环保行业的创新和工程应用业务外,在市场开拓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在无机盐生产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在新一代水泥技术的开拓创新方面,还承担着行业“两个二代”的研发课题——新型静态水泥熟料煅烧系统装置(沸腾与流化煅烧装置)的研发工作。该项技术具有能耗低、投资省、环保指标优的特点,是未来精细化水泥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

潘东晖
潘东晖

做举荐科技人才的“红娘”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副秘书长、结构调整与发展部主任,建材科技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自大学毕业后,潘东晖一直在建材行业从事科研、科技管理、政策研究与宣传出版管理及行业管理等工作,承担过国家“七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和财政部、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软科学研究项目及总理基金项目等的研究工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建材工业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一项。
 
从2012年5月担任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科技工作部主任开始,他锐意创新,不断进取,强化服务,为行业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认真工作,组织编制了《建材工业“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积极推进“两个二代”技术装备创新研发及相关协会标准制定工作。与此同时,他面向全行业征集多项新技术、新产品和研究项目,向国家有关部门推荐,其中有数百项分别被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信部制定的规划方案中;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科技部“十三五”科技重点计划《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实施方案》编制,将建材行业水泥特种功能化及智能化制造技术等5个方向纳入,并组织推荐21个项目成功立项实施,获得国家近4亿元资金支持。
 
2013~2017年间,潘东晖组织推荐和提名的行业科技奖项目中有13项获得国家科技奖,并首次实现了建材行业同时囊括国家基础研究、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的成绩,组织推荐行业6人获得全国科技创新创业人才,5人获评杰出工程师。

注:新玻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新玻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标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新玻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新玻网或将追究责任。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新玻网编辑或补充。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