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化玻璃的发展最初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中期,有一位叫罗伯特的莱茵国王子,曾经做过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把一滴熔融的玻璃液放在冰冷的水里,结果制成了一种极坚硬的玻璃。这种高强度的颗粒状玻璃就像水滴,拖有长而弯曲的尾巴,称为“罗伯特王子小粒”。可是当小粒的尾巴收到弯曲而折断时,令人奇怪的是整个小粒因此突然剧烈崩溃,甚至成了细粉。上述作法,很像金属的淬火,而这是玻璃的淬火。这种淬火并没有使玻璃的成分发生任何变化,所以又叫它是物理淬火(physical tempered),因此钢化玻璃称为tempered glass,也叫淬火玻璃。
玻璃钢化的第一个专利于1874年有法国人获得,钢化方法是将玻璃加热到接近软化温度后,立即投入一温度相对低的液体槽中,使表面应力提高。这种方法即是早期液体钢化方法。德国的Frederick Siemens于1875年获得一项专利,美国马萨诸塞州的Geovge E.Rogens于1876年将钢化方法应用于玻璃酒杯和灯柱。同年,新泽西州的HughO’heill获得了一项专利。
中国的钢化玻璃历史最初始于1955年,有上海耀华玻璃厂开始试制,1958年秦皇岛市钢化玻璃厂试产成功。1965年秦皇岛耀华玻璃厂开始生产军工用钢化玻璃,20世纪70年代洛阳玻璃厂首家引进了比利时钢化设备。同期沈阳玻璃厂化学钢化玻璃投入生产。
20世纪70年代开始钢化玻璃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全面的推广和普及,钢化玻璃在汽车、建筑、航空、电子等领域开始使用,尤其在建筑和汽车方面发展最快。
随着“轰”的两声闷响,河北省沙河市两条玻璃生产线的巨型烟囱在爆破后均按预定方位缓缓倒下。与此同时,不适合爆破拆除的另3家企业的烟囱也正在进行手工拆除。2013年10月当月,邢台市淘汰12条玻璃生产线的拆除工作全面展开,月底前已全部拆除完毕。
自2013年环保部公布全国首批重点监城市测空气质量结果以来,相对较差的前10个城市里河北省每月都有超过半数城市名列其中。在环保压力的倒逼之下,河北省大气污染治理频出重拳,直指钢铁、水泥、玻璃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
1月8日开幕的河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夹胶玻璃上,河北省省长张庆伟表示:“以亮剑精神坚决化解过剩产能,大力推进‘6643’工程。”“6643工程”即指河北省按照国家下达的任务,到2017年压减6000万吨钢铁、6000万吨水泥、4000万吨煤、3000万标准重量箱平板玻璃。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原则,确保今年压减1500万吨粗钢、1000万吨水泥、1500万吨煤、1800万标准重量箱平板玻璃。
除了河北,山东也加大力度,继续动真格。表示力争通过5年努力,使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轮胎行业产能利用率达到80%以上。到2017年,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产能分别控制在5000万吨、1.5亿吨、400万吨、1亿重量箱和600万载重吨水平。到2017年,水泥熟料、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前5家企业的产能集中度分别提高到90%、95%、95%和75%以上。
自1月1日起,现有平板玻璃生产企业必须执行。2月19日,兰州市政府通报称,经兰州市环境监测站1月18日现场监测,兰州蓝天浮法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的玻璃熔窑颗粒物和氮氧化物浓度超标,兰州晶亮玻璃有限责任公司的玻璃熔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浓度超标。据此,兰州市政府对上述两家企业的玻璃熔窑实施停业,并进行升级改造。升级改造完成后,经兰州市环保局验收达标后方可恢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