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聚能”“聚英”“聚心”……作为生产制造型企业,在公司发展之初,由于技术研发存在较多空白点,技术创新得以快速推进,但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更多难啃的硬骨头不断出现,加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在位于四川成都的四川环球绝缘子有限公司,正在车间忙碌的公司组装车间主任张启明很庆幸自己生产的玻璃绝缘子产品会与国家“西电东送”战略重点工程产生关联。
2019年9月26日,作为国家“西电东送”战略重点工程,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竣工投入运行。而四川环球绝缘子有限公司立项研发的840kN特大吨位玻璃绝缘子,以有效减小杆塔负重、改善杆塔导线间绝缘配合以及能够较大降低线路建设成本的优势,为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贡献了总量占比61.92%的玻璃绝缘子。
一般认为,玻璃绝缘子产品主要用于对特高压电网的防护,哪怕一片玻璃出现自爆,都有可能造成整条线路停电,对周边生产生活造成损失。
在张启明看来,这一重磅产品攻关的背后,集中呈现了该特种玻璃企业在新发展阶段,引领带动职工“同心”实践取得的丰硕成果。
全流程生产线紧密协同配合
从新疆浩瀚的沙海到碧水环绕的江南水乡,90米~110米高度的特高压输电塔一路绵延在崇山峻岭、高山峡谷间。
这一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能够成功完成在3000~5000公里范围内千万千瓦级的电力输送,除了要突破一系列超高建设难点,每一个构成特高压电网的细小组件都不可小觑,甚至一片看似普通的玻璃绝缘子,都能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成败。
“当时并没有标准产品,也没有任何可借鉴的图纸,而且这类全球首创式的特种产品,即便设计出来了,很可能达不到标准,或者现有的工艺无法实现,这是非常大的考验。”2015年,叶利军担任该公司生产总监,是840kN特大吨位玻璃绝缘子研发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据他介绍,该公司自2007年9月正式立项“年产2.4万吨超高压钢化玻璃绝缘子项目”起,虽然已有48种型号交流绝缘子及22种型号直流绝缘子一次性通过中国电科院各项试验项目的验证,但840kN研发项目能否最终落地仍充满挑战。
如今,记者在该企业生产车间看到,从配合料到窑炉熔制,再到玻璃均化、供料道温度调节、剪料、成型、均温、钢化、玻璃件冷热冲击、玻璃件外观检验等,玻璃绝缘子的工艺流程环环相扣,没有任何按暂停键“歇口气”的时间,全流程生产线紧密协同配合。
“一条生产线的单日放料成本在19万元左右,如果全线按正常流程运转,消耗费用将不低于30万元,上机前必须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充分评估,否则缺陷产品带来的损失将是巨大的。”叶利军告诉记者,840kN研发投入巨大,初期组建的10余人研发团队压力巨大,即便周密推进,在大量实验基础上,前后在生产线上还是调整了3次才最终达标,“每天都是真金白银在消耗,心理负担很重”。
事实上,环球绝缘子玻璃两条生产线的产能约900万片,在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840kN产品的招标量也不过55248片,但国内能够生产绝缘子玻璃的企业约有7家。面临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为了满足客户需求,产品序列要不断更新,840kN研发成为必须完成的任务。
正是在这一年,以840kN产品研发为契机,该公司适时推出“聚能行动”,即所有职工只要参与研发项目,即可根据实际参与情况获得分红和奖励,且以正向激励为主,项目风险由主要企业领导承担。此举推出后极大调动了职工创新活力,通过逐步有序推进实施产品设计、检验准备、定型试验等工作,仅一年时间,产品各项试验数据便一次性满足指标要求。在企业的“聚能行动”促进下,840kN研发团队最终扩增至39人,未纳入团队的各岗位人员,也根据实际参与程度,在绩效考核中给予相应奖励。
员工对生产环节优化改善更用心了
除了“聚能行动”外,同一年企业还提出了“聚沙行动”,为所有一线职工带来了更具普惠性的激励举措。
“只要敢于提出建议,就能获得相应奖励。”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企业总计职工近400人,其中绝大部分为一线普通操作工人。由于生产线全年不停,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生产环节存在一定的能耗浪费,“聚沙行动”则是以节能降耗为目标的一项全员行动。
在清洗工序的交接班中,水电降能成本很高;因破坏性处理,每天使用数千根的产品打包带无法实现二次利用;原材料中每件产品的水泥用量仅需5克,但常因过度取用造成不必要消耗……以“聚沙行动”为载体,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被职工踊跃提出。相关数据显示,仅2019年,从生产到采购等环节,该项行动总计为企业节约降低成本超过1400万元。而职工可根据项目成效获得实惠,如果提出的建议被采纳且产生一定效益奖励500元,甚至会按比例获得分红。
“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大家对企业发展关注度更高了,对车间生产环节的优化改善更用心了。”该公司电工技师禹峰向记者介绍了一项从闲谈中诞生的空压机节能改造项目,且直至今日还在为立项团队带来可观收入。
“作为产生压缩空气的设备,空压机每月能耗近180万元,但由于多用于半成品生产环节,能源浪费明显,大家开始对二次能源的利用给予极大关注。”禹峰称,这条建议在工作室内部提出后,他们先后用1年时间完成实验,分别进行了节能改造和用能管理,并将余热提供给职工浴室,同时还减少了锅炉的使用频率,项目总计投入400余万元,但年节约超过450万元,团队成员也获得了分红奖励。
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
张启明从基层一线普通员工成为今天的车间管理者,亲身经历了企业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大刀阔斧的改革探索。
“玻璃绝缘子产品自爆率的背后是一个全过程的控制问题,凝聚了一家企业的综合能力,其中包括管理能力、研发能力、制造能力等,而确保职工成长与企业发展的同频共振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张启明认为,作为生产制造型企业,公司发展之初,由于技术研发存在较多空白点,技术创新得以快速推进,但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更多难啃的硬骨头不断出现,加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随着企业内部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更加明确,2019年,禹峰迎来了职业生涯的一件大事。依托于该公司推出的“聚英行动”,他被提升为动力设备部的副主任工程师,可以与行政岗副主任一样享受年薪制。这是环球玻璃首次单独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序列,打通了技术人员的职业上升通道,“过去想要晋升,必须要兼顾不擅长的工作内容,现在可以专注发挥所长,收入还提高了近40%”。
与此同时,企业还有一项重大变革为所有职工称道,那就是面向全员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定期通报,别看仅是简单的信息发布,但这却可以让职工对行业发展现状、企业的盈亏情况持续紧密关注,可以更明确地指导职工自身实践,“这件小事真切地让职工感受到企业是带着大家一同向前!”部分受访职工一致感叹。
今年,企业正式启动了“聚心行动”,围绕“推动公司转型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凝聚职工强大的精神合力和行动合力,其中包括“同心工程”“匠心工程”“安心工程”“爱心工程”等诸多内容……从“聚沙”“聚能”“聚英”,再到眼下的“聚心”,四川环球绝缘子有限公司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正如一位企业的负责人所说,风雨同舟者兴,企业只有信赖员工,员工才能与企业共同成长进步,成功打造利益共同体,而这正是他们改革实践的核心要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