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玻网,我们将会竭尽全力为您服务!

厦门首家玻璃厂琴岛诞生

发布时间:2020-02-27 浏览量:1848 来源:厦门日报 作者:邬秀君
上世纪90年代的厦门玻璃厂大门
上世纪90年代的厦门玻璃厂大门。
 
当人们谈起鼓浪屿时,关注点会在哪里?也许更多的是华洋相融建筑的绮丽,乐声不绝于耳的闲适,但事实上,这座小岛还有留在厦门人记忆深处的工业“老字号”。
 
位于鼓浪屿的内厝澳,堪称厦门最早的工业区域之一。在当年厦门海关税务司的海关《十年报告》(1902—1911)中,就有提到淘化公司在鼓浪屿创办的经历和发展态势。后来淘化公司与大同公司合并重组为淘化大同实业有限公司,淘化大同一度成为老厦门人难忘的记忆。因此,有研究者认为,鼓浪屿可谓是厦门民族工业的发源地。
 
其实,除了早期的淘化大同,新中国成立后,鼓浪屿更是先后创办了玻璃厂、灯泡厂、造船厂、塑料厂等一系列企业。随着时代发展和城市发展需要,它们相继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搬出鼓浪屿,或消失在历史的大潮中,或完成新的蜕变依然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助力。
 
今天,我们就来走近曾位于鼓浪屿康泰路16号的厦门玻璃厂,听曾经的玻璃厂员工讲述当年的峥嵘往事。

筚路蓝缕

工作一天变“黑人”

洗澡要用纯碱+稻草
 
当你走进鼓浪屿西北角的内厝澳时,如果稍有留意,便会发现码头附近有一座环卫工人办公的小楼。但你或许不知道,这座小楼曾是厦门玻璃厂的一座办公楼;小楼附近的这片区域,都是厦门玻璃厂的地盘。
 
也正是这间玻璃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厦门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她也成为曾经在这里工作、生活过的职工们,难以割舍的情感纽带。
 
在1991年厦门玻璃厂录制的一部纪录片中,解说人这样介绍:1956年,在一家酱油厂旧址上兴建的厦门通用玻璃厂,宣告了厦门首家玻璃企业的诞生。然而,当时面对着异常严酷的落后现实,几台简陋的老火灶,还有老掉牙的咬链机,是全部的家当。人工吹制玻璃制品是主要的生产手段。
 
这段历史,原厦门玻璃厂工会主席黄聪敏再熟悉不过。出生于1931年的他,1956年进厂当工人,可以说是厦门玻璃厂的元老。尽管已隔了大半个世纪,回想起厦门玻璃厂初创的情况,黄聪敏依旧记忆清晰。“玻璃厂是1956年公私合营合并而成的。”黄聪敏说,当时厂里也就100人左右,生产玻璃制品使用的是圆炉,一天只能做一次,产量非常有限。正是这样一个初创的企业,为厦门各个行业提供着玻璃制品,当时做的产品有油灯灯罩、鱼肝油瓶、酒瓶、罐头瓶等。
 
创业初始都是艰难的。黄聪敏还记得当时工人们作业时的艰辛:大家围着作业的圆炉温度有1600多摄氏度,为了避免热辐射,工厂找来石棉板围着进行隔热,尽管如此,那温度依旧烤人。“当时很多玻璃制品都是人工吹制而成,靠着圆炉工作的工人们,身上汗没停过。”黄聪敏说,由于早期是两班倒,一工作就是12小时,面对这个灼热的圆炉,很多人手都脱皮了。除了高温,当时的工作环境粉尘多、污染大,条件十分艰苦。
 
尽管后来技术有所革新,1965年开始使用起自动化机器,但工作依然不轻松。“机器要加柴油,由于作业环境温度还是很高,不得不用电风扇吹,柴油燃烧的黑烟把人都熏黑了,一天下来人都成‘黑人’了。”黄聪敏说,当时条件差,很多工人洗澡时就加入纯碱,再用稻草来擦身子,“这样黑黑的油污才能洗干净。”
 
加工辛苦,包装和搬运也辛苦。“当时500毫升的农药瓶一个箱子装20个,也是相当重。”黄聪敏回忆说,当年也没推车,一些女工就用绳子拉然后靠腰和背的力量搬起来,很多人的衣服都是磨得黑黑的。当时,一年才发一套工作服,高温鞋一年就一双,但是穿不了多久便破得不成样。黄聪敏笑着说,当时甚至有“玻璃厂的乞丐”一说。

重视革新

升级设备吸收人才
 
1952年出生的李荣来,是在1976年进厦门玻璃厂当工人的。在他看来,厦门玻璃厂效益最好、最辉煌的时期,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而这也正是得益于当时的厂长陈慕华的一系列革新手段。
 
“陈慕华当年也是技术出身的工人,一步步做到领导岗位。”李荣来介绍说,当时国家倡导启用“四有”年轻干部,陈慕华就是那个时候当的厂长。玻璃厂的老式窑炉油耗很高,陈慕华便通过技术改造,将其改造成全保温窑炉,省了很多燃料成本。说起窑炉改造后对生产带来的助益,李荣来张口便将当年的数据讲得清清楚楚: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厦门玻璃厂位居全国日用玻璃产量和效益前十名,利润最高时一年有365万元,产值最高多达1000万元。
 
说到陈慕华改造保温窑炉,这里有一个小插曲。那是1984年的时候,当时厂里的第一个保温窑用耐火泥、耐火砖砌完后,要用最先进的热风烤窑技术来烤干,可工人们却不懂里面的门道,依然按照老一套方法进行操作,在窑炉里加上一些煤后就去打瞌睡了。窑炉里的煤没有燃烧充分,产生很多一氧化碳;按照往常经验,热风烤窑一旦达到200摄氏度高温,就会发生爆炸,而当时这个窑炉温度到185摄氏度就发生爆炸,所幸没有伤到人。李荣来笑着说,工人们不懂技术又犯困,让厦门玻璃厂的这次事故写进了一本消防专业的书籍中,文章打趣,不能“出师未捷身先死”。
 
厦门玻璃厂在1980年代能得以展现辉煌,还得益于陈慕华对人才和科技的重视。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74岁退休女工介绍,陈慕华当厂长后,非常重视引进人才。“从1985年以后,就每年招收大学生,增加技术力量。”该女工介绍,当时厂里招收了一些来自西北工业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的学生,给企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不仅如此,厂里还要求职工加强学习。“虽然是做劳工,但每个月都要参加考试。”该女工回忆说,当时工厂还成立一个712工人大学,要学的东西很多,“你要是不学习,就会被淘汰,这个位置就有新人顶上”。
 
事实上,厦门玻璃厂重视技术革新和员工学习能力是有传统可循的。黄聪敏还能很清楚地记得,厦门玻璃厂在1965年实现机器化发展,是当时的厂长王磊一手推动的。今年已经79岁的林朝福,当年被派往上海学习操作自动制瓶机,一学就是三个月,后来成为厂里机器操作的行家里手。

效益不错

员工收入不错

业余生活丰富
 
毫无疑问,厦门玻璃厂早期的员工是艰辛的,那是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物资也较为紧缺的年代。但作为当时的国营大厂,厦门玻璃厂还是给了员工生活上很好的保障。
 
据林朝福回忆,1958年进厂上班的他,第一个月的工资是17元。“15元上交给家人,留下2元自己开销。”林朝福笑着说,那时一分钱都可以买很多东西,这笔钱足以支撑一家的生活。今年81岁的李祝金也是1958年那一批进厂的,据她回忆,当时厂里的食堂还有夜宵,晚上的炖罐排骨,夜班工人每人都有,一份一毛五分钱。不仅如此,工厂对从事高温作业的工人,还专门提供保健餐,给他们的伙食会好一些。李荣来回忆说,有些工人都舍不得吃,带回家给家人吃。
 
上世纪80年代是厦门玻璃厂效益最好的时候,李荣来说,厂里利润高了大家收入自然也上去了。“当时一个中层干部的收入比机关单位领导还要高。而一线工人工资更高,一个月有一两百元的工资收入。”李荣来说,那时候厂里就注重打破大锅饭,分配向一线倾斜。
 
今年82岁的吕良维曾是厦门玻璃厂的办公室主任。他回忆说,那时其实大家日子过得既单纯,又很丰富多彩。“当年玻璃厂有个游泳队在厦门都是很有名的。”吕良维说,陈厂长很支持员工开展活动,还特地每月拨出300元经费,让新招进来的大学生组织活动。当时,工会经常在单位附近的一个防空洞组织舞会,大家工作之余,都会过去跳跳舞放松下。工会还经常组织职工参加游泳比赛、篮球赛、卡拉OK以及合唱比赛等活动。
 
说起当年的人际关系,吕良维说,那真的是一个人际关系淳朴、很有人情味的年代。“平时一周休息一天,男人出去钓钓鱼,女同胞在家整理整理家务。”吕良维说,生活非常单纯,工作中偶尔也会跟同事、领导产生矛盾,但大多都是对事不对人,“爆发一下后,大家也都‘相逢一笑泯恩仇’了”。直到现在,玻璃厂老员工们都看重这份同工的情谊。如果不是疫情影响,每周一早上,这些老伙计都会准时在鼓浪屿一位工友家中聚会,大家泡泡茶聊聊往事,联络一下感情。
 
那也是一个讲求奉献的年代!厂里工人经常参加社会服务,比如义务运输大粪等。不仅如此,厂里自发成立的消防队更是为鼓浪屿消防安全做过贡献。据李荣来回忆,有一年,龙头路一个食杂店线路老化诱发火灾,当时玻璃厂还出动了消防队前去帮忙救火。“当时的消防队有12人,都是固定人员组成。”李荣来说,这个消防队也为鼓浪屿安全起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小链接
 
●1954年,在厦门市鼓浪屿康泰路16号成立厦门通用玻璃厂。
 
●1956年2月,由厦门通用玻璃厂私营企业改造合并成公私合营厦门玻璃厂。
 
●1956年5月,确定厂名并启用新图章。
 
●1958年6月,厦门玻璃厂公私合营登记。
 
●1958年7月1日,在厦门玻璃厂灯泡车间里生产出一个为党的生日献礼的白炽灯泡,结束了福建省内使用灯泡需从省外采购的历史。
 
●1963年5月,厦门玻璃厂灯泡车间独立出来,在鼓浪屿康泰路109号成立了厦门灯泡厂,通士达的照明之路从这里起航。
 
●1997年5月,根据市财政局、市经发委、市国资局《关于厦门灯泡厂与厦门市电子研究所合并的批复》、厦门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关于华夏集团所属电子仪器厂并入通士达有限公司的决定》等文件精神,厦门灯泡厂、厦门玻璃厂、厦门玻纤厂、厦门仪器厂、厦门电子研究所等五家国有老企业实施资源整合,成立了厦门通士达有限公司。五家文化和背景各不相同的国有老厂携手从鼓浪屿岛搬到厦门本岛体育路,成为厦门市通过易地搬迁成功转型的国有企业之一。

注:新玻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新玻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标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新玻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新玻网或将追究责任。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新玻网编辑或补充。

全部评论